陳新鵬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學習做出了明確規定,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將聽講、說話、閱讀、寫作四個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并加強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因此,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的作用還包括教育學生如何與人交流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為提高這一學科的教學質量,本文將從實際生活方面對語文的教學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中學語文;教學方法
著名教育學家劉國正曾經說過,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實踐。因此,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應該通過更為生活化的方式進行。在這一教育方式下,語文教學就對學生的生活基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關注生活、熱愛生活、了解生活,使學生從內心深處通過生活化走進語文。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會使教學質量大大提升。
一、將教學導入生活化,吸引學生眼球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導入也是一個很關鍵的教學環節。作為課堂的切入程序,必須足夠地吸引學生的眼球,只有這樣做,整節課的學習效率才會倍增,否則那些平白闡述的導入都是收效甚微。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在備課的過程中認真地琢磨這個導入方式,找到適合的切入點,教師要善于進行導入,不僅可以將教學的內容呈現出來,而且也可以使得學生的語文探究的潛力挖掘出來。但是,我們的導入并不是向學生口頭轉述本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而是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導入。
例如,在七年級下《列夫·托爾斯泰》教學中,如果只是按照往常一樣,教師直接就課文的內容做開場白,會大大降低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先采用多媒體展示列夫·托爾斯泰的照片,向同學們提問這是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結合多媒體對從人物的生平進行簡述,讓同學們回答列夫·托爾斯泰有哪些名言、名著等,在讓同學們談談生活中對列夫·托爾斯泰的認識及對他作品的認識,通過這一系列的過程讓同學們對列夫·托爾斯泰有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切入到課文的學習中,這樣會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讓教學內容生活化,選準教學切點
語文同藝術一樣,都來源于生活,因此,學習語文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總結生活,這都是需要語文老師引導學生去進行感受的。因此,語文老師在準備教案時,選取文章中最貼近初中生生活的地方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幫助初中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在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一切教學的準備都要為學生考慮,教師用在如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促使學生更好的加入到學習中,并找到學習的快樂之處。
例如,在七年級下,教學《白鵝》這篇課文時,文章對白鵝的敘述是非常精彩的,但對于那些不了解白鵝的學生而言,自然他是不會懂得這些精彩的闡述,更不會明白作者的感情,所以不便于他們理解文章,其描述的諸多素材也就與學生的生活進行脫節了。對此,教師就可以在上課之前進行準備圖片、視頻或者是錄音等方式,使得學生對白鵝有個詳細的了解,了解白鵝的生活習性,并談談自己曾經喂養過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什么樣的生活習性,自己對它們產生了什么樣的情感,通過這一系列生活化場景的描述再來看文章就感同身受了。
三、令教學形式生活化,內容設計精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是課堂上的主人。新課標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民主、友好的,基于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下,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那么,教師就不應該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教學,而是對來學生平易近人,以一些生活化的教學形式來展開課文的學習,從而引導學生來學習課文里那些有著生活意蘊的、反應生活的文本,讓孩子學到真正的適合的文本內容,這要求教師在設計的時候內容要生活化,設計要精準化。
例如,學完七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時,后面的寫作課程“我也追星”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對心中偶像的介紹來描寫,老師也可以談談對自己偶像的認識,喜歡偶像的什么方面,偶像對自己的激勵作用,要每一位學生對自己喜愛的明星進行適當地闡述,通過任何文字、圖片的形式來展示出來,并粘貼在教室的宣傳欄上,采取不一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班級生活之中學習語文知識,進而深化語文教學意義。
四、使教學評價生活化,對學生贊揚真切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若要實現教學達到最佳效果,除了日常教學外,還需要語文教師盡量多地啟發學生的思維,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取最好的教學效果。從貼近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出發,教學評價具有針對性、真實性、生活性,語文教師要對學生充分的信任和認可,以鼓勵評價為主,用積極地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真誠、友善地稱贊鼓勵學生。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回憶下自己父母的背影或者其他細節,有很多對生活感受力不強的學生可能沒有那么深的感悟,老師可以一步一步的引導和鼓勵他們回憶父母的點滴,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父母親,并且進行簡單描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來重新體味朱自清先生對于父親背影的描寫以及作者內心真正流露出來的情思。同時在讀后感的撰寫時,教師應該對一些學生們的生活細節描述語句進行重點的標注和表揚,使得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能夠進一步的提升。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將學生引入五彩繽紛的生活世界,打開他們獨特的心靈大門,并且能感受到“實踐出真知”的真理。生活的本質就是一門語文課,語文課堂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不可分的,語文教學必須聯系生活、親近生活、融入生活,才能為語文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任志姍.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及其實施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6(05):32.
[2]陳藝娟.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1):13.
[3]陳文鑫.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