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它發表已經一百六十多年了,是人類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性文獻之一。這一百六十多年來,人類歷史歷經了驚濤駭浪,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雖然時代變遷,但是《共產黨宣言》中所蘊涵的理論對于當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具有許多無可替代的現實價值。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歷史價值;當代價值
一、《共產黨宣言》產生的歷史背景
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和工廠制度的普遍建立,使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這一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凸顯出來。經濟危機頻頻發生,生產力遭到了極為嚴重的破壞,給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資產階級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的困境,不斷加深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革命運動蓬勃興起,斗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法國里昂工人的起義,英國憲章運動的爆發以及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的武裝起義,都充分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力量。雖然這些斗爭都失敗了,卻顯示出無產階級已經成為一只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運動的失敗,從反面提出了需要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作為指導的迫切要求。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首先需要一個組織把各國分散的工人運動統一起來,在批判各種錯誤思潮的同時,為統一的工人運動提供正確的行動綱領。《共產黨宣言》正是在這種條件下誕生的。
二、《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價值
《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的方法和觀點,得出了“兩個必然”的重要論斷,同時還指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的偉大歷史使命。《共產黨宣言》成為世界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剝削壓迫的銳利武器,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迅速地得以蓬勃發展。
《共產黨宣言》為創建無產階級政黨提供了理論指導,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為工人運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使工人認識到:必須開展政治斗爭,改變政治上無權的地位,才能得以真正的解放。正如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所說:“《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現代工人運動的歷史:現在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帶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起到加利福尼亞止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
三、《共產黨宣言》的當代價值
1.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需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人類社會正是在生產力的推動下不斷地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由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決定的。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要更加重視和發展生產力,要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任務。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總結國內外過去幾十年社會主義建設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得出的寶貴結論。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提供堅強的后盾;才能擺脫我國經濟及文化相對落后的狀態,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使我國以更加挺拔的身姿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2.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需要科學對待經濟全球化。當今世界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開放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是生產社會化的必然結果。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閉關自守,關起門來搞建設是行不通的。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實現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例如資金不足,科技相對落后,創新動力不足等。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我們對待全球化的問題要有的科學態度。我國必須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遇,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實事求是地推進市場經濟和民主改革,加快國內制度的改革和建設,促進我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3.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需要重視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我們需要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社會的發展不單是經濟的持續增長,而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以及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是綠色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它的價值目標就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相處的基礎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目的,就是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展。人應當全面地發展自己,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人的“全面發展”既是人的個性、能力和知識的協調發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精神素質的共同提高,同時還是人的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其他社會權利的充分實現。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共產黨宣言》在經歷歷史的洗禮和時間的檢驗后,依然光芒四射。它所蘊涵的理論思想對當今社會的發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應該立足實事求是的基本觀點,堅定不移地堅持和深入學習《共產黨宣言》,相信在它的指導下人類會朝著美好的未來前進。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共產黨宣言的當代價值》——訪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周新城.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3).
[3]陳明凡.用〈共產黨宣言〉解讀全球化的二重性[N].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5(4).
[4]邵邦.《共產黨共產黨宣言》的價值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劉向陽著.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N].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5).
作者簡介:
陳靜(1987—),女,回族,陜西漢中人,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