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摘要: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發展迅猛,計算機教學應告別以往的呆板的傳統教學方式。由于職業學校的特殊性,身為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創出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新路,鼓勵學生發揮特長,找準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為社會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116-01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的應用已逐漸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隨著它的不斷普及,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既要適應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又要顧及現階段中職學生自身的素質。因此,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改進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已成為中職教學的一大難題。
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1.精心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精心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茲介紹二種導入方法:
1.1 問題式。帶著問題去學習,使學生目標明確。問題式導入可以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直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惑學習新課內容,在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討論中解決問題,從面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比如在學習《計算機基本原理》這一篇課文時,在導入中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①計算機有哪些本領?②計算機的特點有哪些?③計算機是怎樣工作的?④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計算機?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書本介紹的內容,逐個解決問題,從而很好地掌握本課內容。問題式導入的第二種形式是在新授內容之前,直接向學生提出本堂課需要學習的內容,突出重點。
1.2 演示式。演示式的導入也就是能過課件的演示或作品演示進行導入課堂內容,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例如,在教授Powerpoint新課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演示用ppt制作出來的作品,如《司馬光砸缸》,作品中詼諧無厘頭似的提問思路與職高學生的思維習慣比較接近,容易產生情感上的親近并激發出強烈的學習的興趣。
2.注重于培養加強學習方法和方式的引導
2.1 在教學中通過介紹我國計算機領域的卓越成績,介紹計算機在生活、生產和其他科學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出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動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注意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主體地位的張揚創造條件和氛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必須讓學生親自參加考察、觀察、設計、制作方案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親自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中,不但學到科學知識,而且要培養各種能力,學到認識事物的方法,有感性認識,并且在實踐中養成主動思考,認真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遇到棘手的問題,學會動腦筋,從多方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2 綜合教學模式就是將網上教學和網下教學綜合起來的教學模式。將網上教學模式和網下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可以發揮兩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因此,這種教學模式是很值得采用的。這種基于Internet的教學模式包括教師、學生、課件、Internet和WWW技術。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把課件、文檔上載到Web服務器上,學生可以應用學校計算機室的工作站或家用電腦來訪問學校的Web站點。教師和學生通常不在同一地點,學生也不一定在同一個教室,在不同時間就可以完成相同的學習內容,而且學生還可以隨時閱讀、瀏覽世界各地圖書館的資料和信息;學生除了聽課還可以參與教學過程中的提問、發言,開展課外討論,等等。
3.改變教師的觀念,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加強對教師的實驗指導能力的培養和考核,教師應備基本操作能力,應用軟件的使用,能完成應用軟件的一般設計和制作。在條件許可時,教師應在計算機上備課,出試卷,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在多媒體教室對學生進行授課。
學校每年可以組織一定的人力和財力,鼓勵和指導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課的開發和研究,教學管理軟件的開發或合作開發,組織教師編寫和制作多媒體形式的教案、教材和各種CAI軟件,對業務出色教師,在工資、職稱等方面給予相應的鼓勵和獎勵,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學術氣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4.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從根本上影響著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有的教師缺乏必要的實際應用動手操作能力,只能夠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師跟不上計算機發展的步伐,對學生來說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因此,我們要加強教師的篩選考核制度,嚴格要求計算機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要對教師進行定期的考核;我們要建立明確細致的獎懲機制,注重提高教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要重視教師的培養,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教師們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為專業教學做好準備。
總之,根據市場的需求,適應形勢的發展,以"學生有一技之長"為主導,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