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英語作為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的重要學科,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英語教學的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決定了英語教學的質量,因此,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英語和掌握英語對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是極為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語言溝通;交流能力;培養
引言:在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普遍存在著學生理解偏差,不能更好的融入教師的英語教學思路等問題,使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只有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對英語知識有更好的掌握,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本文簡要分析了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并總結了幾點有利于提高溝通能力的教學建議。
一、打造和諧的英語教學氛圍
根據我國的英語教學現狀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的認知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純的依靠書本的內容進行發展,缺少實際應用鍛煉的機會,而英語又是一門注重溝通能力的學科,因此,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學生對外交流的機會,學校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開放的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應用中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實現更多機會的英語語言溝通與學習。我國的教育資金一直屬于較為匱乏的狀態,沒有辦法使所有教育機構都能夠達到一流的教學水平,也無法實現更深層次的教學效果的提升,這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也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為艱巨的挑戰[1]。想要在教學需求缺乏的時期達到學生綜合能力優質的發展,就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學校應該更努力的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應該更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發揮出英語教學的優勢,積極的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結合更多科學先進的授課方法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實行全方位的培養和激發。有效的課堂提問環節是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方法,英語教師應該在授課的過程中整理英語的教材內容和閱讀內容,利用更科學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更加主動與積極,讓他們能夠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且配合教師努力的提高交流溝通能力,從而更加快速的實現英語綜合能力的健康發展 [2],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空閑時間中,可以選取正能量的英文歌曲《I Believe I Can Fly》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體會歌曲中的意境,組織學生小組交流歌曲的內容和含義,用歡快的曲調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夠培養學生英語語言交流過程中的合作能力;再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一些英語交流小游戲,組織學生利用游戲接力方式,由一個學生提出問題,由下一個學生進行解答,如果解答正確可以指定其他同學接受小懲罰,解答錯誤則由自己受到小懲罰,這種類型的小游戲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也使學生的英語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二、構建良好的英語課堂環境
(1)想要實現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為學生打造出獨立的交流空間,使學生的溝通能力充分的被發揮,促進綜合能力的健康發展,學生在沒有局限性的課堂勇敢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加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英語獨立的交流意識。教師可以在開展活動時劃分出不同的環節,利用更加豐富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眼球,導入學生欣賞的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3]。例如,在教材的引導環節設計中,應該選取更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課文“Theroadto modern English”講解時,先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modern English that students know?”,然后讓學生們自由的交流和討論,然后鼓勵學生用英語形式表達出問題的答案,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2)教師還能夠利用情景劇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例如,在進行“Body language”課時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身體的各個部分,讓學生站在肢體的角度說出身體所表達的語言,讓學生發揮聰明才智的應對身體組合時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情境教學的樂趣,并在不斷的學習溝通中增強自身的語言交流能力。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問題,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出最為符合學生發展的英語教學情境,提升優等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兼顧到能力較低學生的發展,實現層次化教學,提升整個班級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保證英語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和共通性,將生活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達到更優質的教學效果。
三、積極的開展語言的合作與交流
高中學生的心智已經發展成熟,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也具有辯證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發展意愿,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們在學習中能夠直面自我的缺點,找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英語溝通交流中應該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能夠跟隨時代的步伐,提升自我的英語溝通水平與能力[4]。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會因為害怕出錯而不去鍛煉,這一問題會給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帶來很大的限制,教師要適當的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讓學生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愿意和同學或者老師進行語言問題的探究,不再封閉自己的發展空間,對待英語學習更加的無懼無畏,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又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高中英語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學生在進行英語語言學習中,應善于結合周邊的學習環境,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并在教師的指導中不斷的增強英語語言的溝通與交流,在實踐中體會到英語的重要性,為未來英語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凱文.淺談中學英語課堂中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6,(01):110-111.
[2]黃非.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交流能力培養研究[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15, (06):133-135.
[3]王鐵明.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5,(14):37-37.
[4]何權.關于英語教學中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71-72.
作者簡介:秦嘉蓮,女,苗族,貴州織金人,出生于1988年12月,任教于貴州省織金縣第五中學(郵編552100),中學二級教師,2011年大學本科畢業到織金縣第五中學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