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紊君
摘要:掌握修辭手法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的內在要求,也是提高初中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面對農村初中生在修辭手法的學習與實踐運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修辭手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體會修辭之美,注重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訓練,通過寫作提高學生運用修辭手法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修辭手法;方法
一、 農村初中生修辭手法的學習到運用過程的探究意義
(一)掌握并運用修辭手法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的內在要求
最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學生在7-9年級要做到“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這要就學生能判斷并賞析修辭手法?!梆B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這就要求學生能結合實際使用修辭手法?!芭囵B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持續發展,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從中可以解讀到語文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感受、理解美文,還要有欣賞、評價美文的能力。從課程標準中解讀出,在初中階段修辭手法的學習對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閱讀理解、寫作上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從聽、說、讀、寫方面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所以結合課程標準及山區實際情況,進行修辭手法的學習到運用的方法探究是有價值的,對教育教學的提高是有幫助的。
(二)學習修辭手法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初中語文學習承接著小學階段和高中階段學習的過渡,能體現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之一的寫作,一直困擾著農村初中教師。初中階段寫作訓練以記敘文為主,如何讓學生把作文寫得文從字順,寫得生動形象,寫得真情實感。當然少不了修辭手法的學習,而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可以讓枯燥的語言生動起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表達真情實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在農村初中修辭手法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修辭手法知識體系較為完整,但練習較為單一。
人教版教材語文教材,九年級課本附錄部分總結歸納“常用修辭格簡表”,表格中歸納總結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八種常用修辭方法的概念和例子,該表格對修辭手法知識點的講解比較清晰。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教材,在單元學習目標中也明確提出讓學生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在課后思考探究中也有相對應的知識點的學習和練習,但練習較為單一。只有針對某一種修辭手法的練習,練習較少,問題的設置較為簡單,沒有梯度性。
(二)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使得學生失去對修辭手法學習的濃厚興趣。
在農村初級中學中,很多語文教師認為修辭手法的教學就是教會學生怎樣去做題,記住每一種修辭手法的答題格式,然后用習題訓練的方法去強化。這樣教學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在卷面上獲得高分;這樣的修辭手法教學少了趣味,學生感受不到語言的魅力。在修辭手法教學過程中忽視語境,學生難以體會到修辭之美,慢慢的學生就失去學習修辭手法的興趣,失去學習興趣的學生,猶如魚兒離開了水。
(三)在修辭手法學習中,不重視對學生運用修辭手法能力的培養。
由于農村的孩子視野不開闊、課外閱讀量較少、教師的引導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很多農村初中生在語文綜合性訓練、作文中不會使用修辭手法,也有一部分是運用得不恰當。還有一部分學生對常見的修辭手法會判斷,知道其美,但不知道美在哪里,更不會聯系實際進行運用。
三、提高農村初中生修辭手法運用能力的方法
(一)在課堂學習中融入修辭手法教學,引導學生體會修辭之美。
章熊教授指出:“語文教學,從根本上來說,是要使學生了解語言的運用和語境的關系”,在語文教學中應結合文章語境講解修辭手法,引領學生體會到在具體語境中的修辭之美,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后,學生自然會模仿使用這些修辭手法,熟能生巧,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比喻的修辭,可以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概括的東西形象生動化,把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化。例如:“畢業多年的相聚,我們之間已隔了一層厚障壁了,連說話都變得客套起來了”運用借喻,把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隔膜形象化了。
學習比擬的修辭手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感受賦予物以人的情感、動作時,可以把物寫得生動起來,也可以讓人有物的某種特征,給讀者產生鮮明的印象。例如:“兒子飛出來,撲倒母親懷里,訴說著對母親的思念”把兒子比擬為小鳥,能“飛”,讓我們感受到兒子見到母親的高興之情。
對比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形象鮮明,感受更強烈。比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反襯出老百姓生活環境的艱難。
用對偶的修辭方法,可以使句子整齊勻稱,節奏感強。例如: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睂φ坦ふ?,詞句凝煉,寥寥數語,勾畫出陋室環境雅致和陋室主人交往人物德才兼備,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夸張是在描寫人或事物時,對其特征、形象等作擴大或縮小,有利于表達作者的情感態度。例如:“井下的煤礦工人吼一吼,地球都會顫抖?!笨鋸埖氖址w現煤礦工人工作的辛勞及環境的危險。
反問,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使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可以加強語氣,在情感上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加深印象。例如:嚴有春的《敬畏自然》中“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樣的反問句,意思更肯定并能引起讀者共鳴。
設問以無疑而問、自問自答的句式出現,以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例如:康拉德?勞倫茲《動物笑談》中有“老天!這不是可可嗎?它的翅膀穩定的動著,不是很清楚的表示它正要去做長途飛行?”一個感嘆,兩個反問,表現了作者吃驚、疑惑、興奮的心理。
引導學生引用一些詩詞名句、人物典故、歌詞等,特別是學過的詩詞、典故,不僅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還可以提升文章文化底蘊。
引導學生學會用課文中的例子,給作文增加內涵,使作文更真實,更有說服力,能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例如:寫勤奮好學為主題的作文就可以引用宋濂艱苦求學的例子、孫權勸學和季羨林艱苦童年的例子。
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賞析單一的修辭手法,還應引導學生賞析多種修辭手法結合在一起的綜合修辭之美。
單一的排比修辭方法,可以使句子整齊,增強語言氣勢。但是比喻和排比結合構成排比段,就不僅能使文章語言整齊,還能增強文章氣勢,更好的抒發情感。例如:“友誼像冬日里的一抹陽光,讓人總是不由自主的靠近;友誼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泉,讓人在絕望中又看到希望;友誼像夏日里的花香,讓人在煩悶中感到沁脾的清香?!比齻€比喻句構成一組排比句,句式整齊,生動形象的寫出友誼給人帶來溫暖、希望、清香。
(二)在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訓練中增加修辭手法的訓練。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力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 、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睆恼n程標準的要求中,可以解讀出到初中階段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意識的加強學生的口語實踐訓練。
1、課堂交流。語文課堂教學是互動的,在師生、生生交流中彼此了解,教師了解學生,才能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去幫助學生改正。當然,在課堂互動中,學生的反應有時會讓教師眼前一亮,每當這時應該多給予他們鼓勵,用欣賞的眼光看他們,自信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比如在朱自清的《春》中,讓學生體會比喻修辭手法的妙處,在“思考探究”中就有題目“作者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你還能發揮想象,另寫一些比喻句來描繪春天嗎?”先讓同學獨立思考你能把春天比作什么?想好的同學起來和同學進行交流,如果比喻的不恰當,大家幫他改一改。孩子們很多新奇的比喻,讓我都折服,比如:春天像一個可愛的小孩,走到哪里就給哪里帶去無盡的歡樂。春天像雨后的彩虹,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新的期盼……
2、簡單的寫作實踐——仿寫。仿寫能夠聯系實際生活與閱讀積累考查學生聯想、想象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觀察讓學生明白例句與仿句的主旨內容、句式結構要相同,學生就可以放手去做,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還能鍛煉學生正確理解并能熟練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例如:例句:青春是蒼勁的雄鷹,用它展翅的雄心鋪就人生的道路;學生的仿句有:青春是火辣的陽光,用它熾熱的光芒照亮前進的方向;青春是倔強的小草,用它柔韌的身軀探索大地的奧秘……
3、注重積累。語文學科學習注重知識的積累,在平時的學習、閱讀中要注意修辭手法方面(主要是美文、美句、典故、名言)的積累。在進入初中學習開始,就要求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把自己讀到或聽到好的修辭句子,積累在摘抄本上。三年的學習積累,積少成多,形成習慣,從模仿到實踐,從感受美到欣賞美,不僅有助于修辭手法的學習運用,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三)通過作文寫作提高學生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
在作文實踐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使用修辭手法,當學生修辭手法運用得不恰當時,應積極的幫助學生修改,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修辭手法的合理使用。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修改中,真真實實的感受到在作文中加入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得到修飾和美化,使作文語句生動形象,使作者的感情更鮮明,使作文富有文采,氣勢宏偉。學生如能巧用各種修辭手法,定能寫出文采飛揚的好文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作文片段:生活可以是一盞清茶,生活可以是一杯咖啡,生活可以是一碗烈酒,多樣的生活,絢爛的人生,體驗生活的豐富多彩,品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悟生命的平淡、苦澀、濃烈……
學生的這段作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比喻形象貼切,句式整齊,寫出生活的豐富多彩,表現對生活的美好追求。
到了初中,學生在古詩文上已有一定的積累,教師應培養學生引用詩詞歌賦、典故的能力。讓學生明白恰當的引用可以使作文結構上更合理,作文語言富有文采,還能準確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在寫作文時,就會自覺的去引用。
循序漸進,在作文教學中由單一修辭手法的使用,引導學生嘗試多種修辭手法綜合使用。學生的作文《家鄉美》中寫道:“人們懷著對哀牢文化的向往來到隆陽觀光旅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是隆陽人的熱情好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隆陽人的淳樸善良;‘人不知而不慍是隆陽人的寬容大度。
倏忽,一陣微風拂面而過,夾雜的還是她熟悉的味道,花還是那么艷,樹還是那么綠,天還是那么藍,她依舊如此嬌美動人?!边@位學生使用排比、引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情感真摯,生動形象地寫出隆陽人純樸熱情以及她對家鄉的熱愛。
在對比中,讓學生體會到巧妙運用修辭手法,不僅可以增添作文的文采,還可以讓人感受到作文語言之美,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使用修辭手法,哪怕最開始學生只會用一種修辭手法,都應該鼓勵,讓學生沒有后顧之憂大膽放手創作,學生的創作靈感得到盡情釋放,才會有好的作品。
作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養成寫完作文后,能自我檢查作文的習慣。檢查中要問一問自己使用修辭手法了嗎?修辭手法的使用準確嗎?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讓修辭手法正正真真融為學生自身的語文能力。
在農村初中語文的修辭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鼓勵學生在表達真情實感時,多注意修改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讓學生感受到修辭就在我身邊,我能運用好它。
【參考文獻】
1、2016, 最新語文課程標準[S].
2、王曉燕. 《初中語文修辭教學現狀及對策》[D]. 內蒙古師范大學:王曉燕, 2008. 1-33.
3、幺立艷. 《 75初中語文修辭教學的現狀與對策》[R]. 唐山外國語學校:幺立艷, 2012. 1-3.
4、陳艷. 《探討初中語文修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教材教法》, 2015,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