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蓮
摘要:情境式課堂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該方法主要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一種教學氛圍和語言環境。可使學生更好的感知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快速的掌握語言知識點,提高語言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情境式課堂教學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實施現狀,并提出一些完善情境式課堂教學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境創設;教學;興趣;主動性
一、巧用現代化設備。激發學生興趣
皮亞杰曾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中學生學好英語不可缺少的內在動力。而一堂使學生感興趣的英語課一定要做到新穎獨特、內容豐富、形式多變,才足以在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往下走。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電子產品也被運用到了課堂,其集聲、光、色、動于一體的豐富信息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眼球,很好地帶領他們參與后面的英語學習。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輔助設備。將音樂、文本、圖片、視頻動畫等通過錄音帶、錄像帶、VCD、幻燈片或是多媒體展現出來,通過這種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的信息調動起學生的每一根神經,激發其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其多聽、多看,并將其帶入到老師預先設定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深刻感受特定環境下的語言表達及行為舉止,體會英語國家人們的溝通方式,這可比傳統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要好很多。
二、利用角色表演創設情境
英語學習會涉及各種各樣的現實生活場景及對話,與其平鋪直敘地教學,不如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扮演,模擬真實的生活片段,這種教學方式能帶給學生以新鮮感和參與感。情景表演為學生提供了溝通展示的平臺,在扮演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學會了英語的一些慣用表達、詞匯及詞組,可以激發他們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可見,這種教學法對一門語言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對這些介詞的意義及用法理解得非常到位。不僅如此,還可讓學生模擬見面隋景,用英語問答自己,家人,朋友等的出生日期,地點等進行情景會話練習;或者是運用教室、操場、郵局、商店、電影院等典型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進行現場的英語交際活動。
三、借用實物巧設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者對提供的教學形象能迅速感知,提高教學效率。但識別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識別速度。用語言介紹,識別時間為2.8秒;用線條圖表介紹,識別時間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紹,識別時間為0.9秒;然而如果展示實物,識別時間只需0.4秒。可見,越是形象具體的事物越能讓學生瞬間記憶,使其對所學內容充滿新鮮和好奇,從而較好地完成學習。反之,若整個英語教學,教師僅僅使用語言來對知識進行講解,由于內容的枯燥和單一,學生容易走神,自然記不住內容,這將導致整個教學任務沒辦法完成。實物教學卻能很好地調節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又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以,作為教師應當利用那些易于準備和便于攜帶的實物,密切結合教材內容巧設隋境進行演示。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利用學生的課本、文具等一些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進行對話練習。
四、利用歌曲、游戲開展情境
有人曾說過學習英語最好的方式是多聽英文歌曲、多看英文電影、多讀英文書籍,一方面這些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純英文的教學材料能讓學生接觸到更純正、更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對培養學生語感是有好處的。大多數學生都特別喜歡音樂,喜歡唱歌,而往往優美的音樂會伴隨著富有表隋的對話,或內容豐富的故事情節,能把靜態抽象的文字變成動態具體的語言交流情境,教師可在課前為學生播放一首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歌曲,讓學生發揮創造力、帶著想象跟隨歌曲的節奏、意境進入到該堂課的學習之中,這樣既緩解了課程的緊張氣氛,又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英文學習材料,可謂一舉多得。另外,游戲也是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可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把一些教學內容設計成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不但能提升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舞。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情緒應是快樂的,能通過情感所具有的感染功能,以教師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它的教學離不開特定的情境,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習,學生才能更好地了解這門語言,培養語感。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創造一切能創造的情景,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之路更加輕松、更加主動、更加愉陜!
(作者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涌泉莊鄉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