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璧瑗
隨著社會的進步,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學習不再是單純知識的學習,在學好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教學的目的也不再是為了提高升學的成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小學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開始,教師要充分重視小學教學工作,只有從一開始的教學就奠定好基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為今后的學習提供保證。在知識和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每個人都不可能在學校獲得全部的知識,只有經過自己不斷的研究和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通過生活情境進行數學教學,調動學生的參與性。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我們生活周圍,處處都充滿了數學知識。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如果僅僅對單調、枯燥的數學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數學學科的特點,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到輕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體會數學知識,認識數學知識,并消化吸收數學知識。通過生活化數學情境的創設,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在生活化的環境當中,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例如:在學習“加減混合應用題”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聯系平時購物的實例進行知識的介紹。教師可以聯系上周末進行提問:“周末我去超市看到有很多新鮮的水果。相信有很多同學也跟爸爸媽媽去超市了,大家都看到了什么水果,你們又喜歡什么水果呢?”學生們紛紛討論起來。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變魔術般的拿出多種水果。這時,我繼續參與討論:“看到這么多水果,我從中挑選了最愛吃的兩種。A水果一共X元,B水果一共Y元。稱好重量之后,我去收銀臺算賬。我拿出一張100元的鈔票,收銀員應該找給我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幫我算一算好不好。”學生們看到教師需要他們的幫助,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立刻積極的投入到了計算當中。很快,學生們算出了問題的答案。然后,教師請一位同學講解對本題的理解,在學生對本類題型有所了解之后,教師在讓學生根據情境互相出題進行演練。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當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了數學知識,課堂氣氛活躍,使課堂教學的效果達到了最佳的狀態。
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主動進行求知的動力和源泉,有了興趣才會主動進行學習。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學習當中最活躍的因素,只要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就會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處于活躍、積極的狀態。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十分重要。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和生活閱歷組織課堂教學,讓課堂教學貼合學生的實際,這樣會更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對數學學習更加有信心,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欲望。
小學生喜歡游戲,他們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在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游戲教學法,并且在游戲當中融入競賽的因素,以激發學生數學課堂的參與性。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購物的小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購物者和售貨員。同時,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看哪一個小組的表現最好。
小學生愛參與,教師要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要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例如:在學習“統計”的知識時,教師如果單純的講解統計的知識,不僅不利于學生的理解,也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進行親身實踐,對本班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調查統計。通過活動的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小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獲得教師的表揚。教師對學生做出合理、積極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學生在獲得滿足的同時,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探究當中。
評價是教學過程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也是教學過程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制定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當學生取得細小的進步時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自尊心得到尊重,個性得到發展。這樣學生才能夠熱情高漲的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思考和探究當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才能夠落實新課標,切實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