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的政治課往往讓學生感到抽象沉悶、枯燥乏味,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激情,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讓中等職業教育的政治課“活”起來?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1.立足本位,熱愛學生。2.轉變觀念,嚴格定位,“教”與“學”都要創新。3.恰當地、巧妙地點燃學生心底的興趣之火。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政治課;師生關系;創新;激發興趣
中等職業教育政治課教學內容的理論性較強,往往使學生感到抽象沉悶、枯燥乏味,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激情,結果往往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多年的教學實踐使筆者體會到:要改變這種現狀,關鍵在教師,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下面談談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和體會。
一、立足本位,熱愛學生,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以表揚激勵為主,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感中學習
如今的中職生是16至18歲的“大人”,教師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多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思想、行為實際。俗話說“愛人者,人恒愛之”,只有尊重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要關心、了解學生,做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要發揚教育民主,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多與學生接觸,使學生感到教師的親切,從而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實現師生之間的心理交融。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教師才能教得順心,學生才能學得開心。教師對學生尊重、關心和信任,以一顆愛心去包容學生,學生反過來也會給教師相應的積極的回報,當這種情感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產生情感的遷移,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
教師要善于肯定學生的優點,細心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些微小的閃光點,通過真心實意的表揚和鼓勵,讓優等生心理獲得極大的滿足,體驗成就感,繼續努力;讓后進生獲得一份意外的驚喜,體驗自尊感,以此看到希望,鼓勵他們從點滴做起,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轉變觀念,嚴格定位,“教”與“學”都要創新
(一)“教”的創新。
1.教師知識的創新。教師的知識要不斷創新,不能滿足于“一碗水”、“一桶水”的理念而駐足不前,要勤思好學,引“活水”來,補充新鮮血液。政治教師如果知識豐富,語言生動有趣,學生就會被教師的講課深深吸引,從而產生對教師佩服、“欣賞”的心理,進而喜歡教師,喜歡教師所教的科目。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淵博的知識征服學生,以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以豪邁的激情感染學生。
2.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內容不能落后,學生的知識、思想應永遠都是新的。為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報紙雜志:如《中學生時政報》、《時事》等;二是讓學生關注每天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等節目,雙休日看看《幸運52》、《開心辭典》等益智類節目,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這正是思想政治課的生命力所在。
3.教學手段的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學習需要入手,改革教學手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電化教學等手段,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動起來,做學習的主人,讓政治課“活”起來。
(二)“學”的創新。
這一點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轉變觀念,使學生明確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擺脫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要做學習的主人。1.要向教材索取。教材凝聚著人類的、民族的文明成果,代表著社會歷史發展的觀點,甚至體現著民族意志和國家意志。2.要向社會索取。脫離社會的讀書,只能是讀死書,死讀書。3.要就“教”與“學”有正確的認識。不能對教師的“教”過于依賴,而忽略了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開展學習。4.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人是有差異的,學無定法,不能一味地模仿別人,而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使自己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使自己處于最佳學習狀態,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恰當地、巧妙地點燃學生心底的興趣之火,激發興趣,讓學生“愛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要搞好政治教學,首先要從激發興趣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愛學”,出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局面,這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一)認真備課,挖掘出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作為政治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做創造性的勞動,要認真備課,深鉆細研教材,一定能挖掘出教材的趣味因素,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把政治知識學“活”了。
(二)運用課外資料,講“活”知識點。政治課文常有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內容,學生不易掌握和理解,這時教師若能適當地引用一些與教材密切聯系、真實、生動、有趣的材料加以解釋,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通過新奇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導入的方法,而應對導入進行大膽的創造,精心的設計。讓學生感受政治課的豐富、生動與深邃,使學生感到政治課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四)掌握語言藝術,增強其趣味性。學生們是最愛聽老師們講故事的,而要把故事講“活”,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知識,而且還要增強駕馭語言的能力,語言要力求簡練、生動而風趣。其實,我覺得我們教師就應該像節目主持人一樣,要懂得如何調動現場的觀眾來積極配合,當然這里面少不了語言表述的趣味性。因此,我們教師還應該好好地掌握語言的藝術,恰到好處地把它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中,這樣一來既可以調動課堂氣氛,又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教師要“授之以漁”,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課堂是傳授知識的殿堂,但對學生是“授之以漁”還是“授之以魚”好呢?“授之以漁”,是教給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授之以魚”,則是給予學生現成的答案、結論。顯然貴在給“漁”,要教給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把“最好的老師”交給學生,要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并及時給予恰當的鼓勵,增強他們的進取心,力求使教學活動生動活潑、妙趣無窮,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使他們樂意學習政治。
總之,在中等職業教育的政治課教學中,如能認真做到以上幾點,中等職業教育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定會邁上一個
新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