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萌
摘要: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間交流的通用語言,對各國間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以漢語為母語的我們,學習好英語是完全有必要的。技術學院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本文談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原因、現狀、意義、特點、等多方面的內容,最后還介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特點;學習意義;能力培養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英語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老師只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輔助,主要還是依靠學生自主學習,自覺背單詞、課文和做題。英語學習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在以后自學的道路上不會走偏,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因此,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英語知識,是技師院校英語教師的主要職責,不斷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
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原因
(一)課程教學要求中明文規定:“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為了培養可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技師院校側重于教授英語學習技巧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側重于教授英語知識,來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要求學生必須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要求。技師院校學年制較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時間有限,需要學生自主學習來彌補英語上的缺陷。
(二)英語這門課程性質所決定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是一種語言技能,掌握一門語言技能需要學生多實踐、練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重中之重,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會獲得比老師注入式教學更多的知識技能。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英語這門語言課程進行高效的學習。
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特點
(一)學生自覺性
自主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生自覺性,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的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自我把握學習的節奏和進度,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學生主體性
傳統教學中教師教授知識,學生接受老師注入式教學的知識,這樣學習的知識效果很差,所以教學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主體地位為客體,教師只作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心。
(三)團體合作性
合作的形式學習包括兩種,一種是老師與學生間的合作,老師作為引導者配合學生自主學習,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種是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間的學習經驗交流,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所在
(一)有利于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自信心,提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加快教學改革,對教學過程中陳舊的觀點進行剔除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自動凸顯自己的主體地位,一改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的同時學生的成績有了顯著提高,一舉兩得。
(三)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適應社會需求
教會一個人生存的技術比施舍更重要,身懷一門技術無論在哪里都可以養活自己。學習也是這樣的,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就是為了獲得生存的技術,培養自身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可以適用于英語學習中,也可以適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自主學習的意識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四、技師院校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
(一)學院和老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并不重視
技師院校大部分教師都只關注學生的成績狀況。學院并不關心學生自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只關注學生成績的高低,關注學生畢業后就業率的高低,并不關注就業崗位的條件好壞,沒有督促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院在這方面沒有出臺相關的規定來引導教師的教學方向。教師自身也只注重學生成績,不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居主體地位
教師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自顧自的講解語法知識、句子等,不聞不問學生能否理解,讓學生一味地死記硬背,忽視新時代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一些教師教學方法不恰當,教學理念落后,還存在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等級觀念,并沒有與學生平等交流的意識。
(三)技師院校學生自身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自覺性差
技師院校學生英語基礎差,成績低、學習態度存在一定問題,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對于學習英語知識很吃力甚至根本聽不懂,學習自覺性差,就無法開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工作。
五、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
(一)增強學院和教師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程度
學院和教師要轉變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舊觀念,要多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實現學生學習可持續發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豐富自身,提升自身技能。學院牽頭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監督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工作。
(二)修正教學過程中教師主體地位變為學生處主體地位
摒棄傳統的觀念,教師轉變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占居主體地位,提高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自身學習自信心。
(三)從學習英語的基礎開始,夯實學生基礎知識
由于技師院校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在改革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真實水平,實現針對性的教學,重視英語基礎教學,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為以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綜上,技師院校是不斷為社會輸送技術人才的基地,要求他們的學生能夠盡快適應社會多樣化的需求,培養全面發展性人才。因此,技師院校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適應社會需求,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宗也萍. 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分析[J]. 校園英語,2014,14:45.
[2]程國宇. 高校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分析[J]. 科學中國人,2015,1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