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英
摘要: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們的整個學習階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奠定基礎的階段。其中,小學數學知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關于“圓”的學習則是其中比較復雜而關鍵的一部分。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中關于“圓”的教學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數學教師們要提高其有效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圓”;教學;策略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的巨大進步,我們對于教育水平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特別是對于小學數學教育而言,更需要我們做出更大的改善與提高。所以,加強小學數學中“圓”的有效教學勢在必行。本文我將根據自己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通過分析當前小學數學中“圓”的教學現狀,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措施來促進小學數學“圓”的有效教學,提高小學數學中“圓”教學的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
1當前小學數學中“圓”的教學的現狀
1.1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仍然存在
在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很多小學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關于“圓”的舊式的教學觀念及思想。這些舊式的教學觀念表現為: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們在課堂上充當完全的主導者與決定者,違背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這個信條。這是不符合當今社會及教育發展的狀況的,也不符合小學生們身心發展的特點,更不利于學生們的進步與發展。
1.2呆板運用小學數學教材
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不少誤區,其中最突出的是很多數學教師們完全依靠教材,只是在教授教材知識,全部依靠教材。這樣不符合學生們不同的身心發展狀況,不符合學生們的身心發展特點。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促進有效教學的。
1.3課堂氛圍死板沉悶,學生們懼怕老師
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又一個急需改善的不足之處,便是老師們使用傳統教學方式所導致的課堂沉悶又死板。學生們不僅僅對于數學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還產生了抵觸心理與逆反的情緒。此外,很多小學數學教學采用嚴厲的教學方式,而小學生們年齡尚小,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所以,很多學生們懼怕老師,不敢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也不敢課上或者課下向老師們請教問題。這種恐懼心理也會使得小學生們不能很好地學習數學,不利于“圓”的有效教學。
2當前小學數學中“圓”的有效教學的策略
2.1數學教師要樹立新觀念
我們都認同這樣一種觀點:人類的思想觀念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與時俱進。所以我認為,在教育方面也應當如此。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應該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在當今世界,我們在經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時候,我們應該采取新的小學數學教育理念,樹立新的“圓”的有效教學觀念,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素質教學的發展。小學數學老師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做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主體,在一日復一日的教學中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加強“圓”的有效教學。
2.2靈活運用小學數學教材
首先,新課改倡導教師在教學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數學教材。教材只是教學的依據之一,教師們應當樹立“用教材教”的新觀念,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這樣才不會使自己的教學處于死板、單一的情況。其次,小學數學教師們要“活化”例題。教學設計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導學生們從生活經驗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發展小學數學;最后,老師們要使結尾懸念化。也就是在每節數學課結束時,老師要設法在學生們的心理上留點“余味”,為以后的數學課堂涂上點“神秘的色彩”,激勵他們進一步探索和解決數學問題。
2.3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首先,小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他們不能很好地適應很學術的,枯燥的教學內容?,F在一節數學課是40分鐘,很多小學生們能保持40分鐘的注意力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在課堂上進行單調的講課了。其次,當人們處于放松的狀態下,才能更聚精會神的做好一件事。如果學生們對于數學課程或者數學老師感到恐懼,他們則一整節課都會在擔心恐懼中度過。這嚴重影響了課堂效率與課堂教學成果。所以,輕松的課堂氛圍是促進有效教學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我們所有的數學教師們都應該努力的成為學生們喜愛的老師,并竭力促進數學課成為學生們喜愛的課堂。
2.4充分發揮動手操作的作用
對于小學生們而言,“圓”的知識是比較具有邏輯性與復雜性的知識,而他們的認知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空間想象能力也不足,所以老師們要使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來提高學生們的興趣,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促進“圓”的有效教學。比如在學習“圓”的面積的推導時,老師先讓學生們在紙上用圓規畫出一個圓形,然后把圓減下來,通過對折的辦法分成8等份,讓學生們思考怎樣組成一個我們熟悉的平面四邊形。學生們會發現這些卡片可以組成平行四邊形,這就將圓的面積轉化成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接下來,老師讓學生們使用直尺測量平行四邊形的長與圓的周長有什么關系,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們會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圓的半徑。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老師引導學生們得出結論:圓的面積S=πr?。通過這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更直觀的操作過程,會使學生們更充分地理解與記憶。
2.5教學課堂生活化
小學階段的孩子感性思維遠遠高于理性思維,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來聯系學生們的生活實際,這樣學生才會理解、消化知識更有效。如教學“圓柱”的認識時,教師在課堂上可引導學生:“家里都有哪些物品是圓柱形呢?教室里呢?操場上呢?”學生們自然會想到如卷紙、水管等。從而把圓從書本上搬到了生活中,讓學生感到“圓柱”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總而言之,加強小學數學“圓”的有效教學對于小學數學老師們來說是當務之急,我們要在分析其特點及現狀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斷。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樹立新觀念,靈活運用教材,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動手操作的作用等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小學數學“圓”的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當然,以上所有的敘述,都只是我對小學數學“圓”的有效教學的一點點建議,我們要做到真正的“圓”的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每個教師自己的充分把握,才能實現新課標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