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娌妮
【摘 要】 在目前醫患糾紛較為突出的形勢下,必須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方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導向、道德約束、溝通協調、人文培育、輿論支持作用,從而全面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關鍵詞】 突出 思想政治工作 優勢 構建 和諧醫患關系
隨著社會進步和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逐漸增強,作為社會關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醫患關系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已成為醫院發展重要課題之一。醫院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直接面對患者的醫療服務機構,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上承擔著重大職責。必須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導向、道德約束、溝通協調、人文培育,全面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一是發揮觀念導向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貫徹落實各項政策的根本保證。醫患關系是醫院面臨的最基本的關系,它反映的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群體與患者群體之間的關系。做好全體醫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干部首先要研究并真正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做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表率,做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的表率,這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有效的前提保證。同時,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體醫務人員充分認識在新形勢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站在維護廣大患者根本利益的戰略高度,來審視和把握醫患關系,充分認識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醫院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引導職工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樹立和強化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
二是發揮道德約束作用。近年來醫患關系矛盾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滑坡。少數醫生收紅包、吃回扣、開大處方等,唯利是圖,以醫謀私,責任缺失,辱沒了“白衣天使”的神圣稱號,導致了患方的不信任和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在醫患關系中,醫方始終是矛盾的主導方面,決定著醫患關系的發展方向。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從教育入手,從尊重做起,筑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基礎。醫者德為先,醫務人員應放下架子,開展“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換位思考。黨、政、工、青、婦等組織要結合新形勢,從不同方面對員工進行服務宗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大力倡導誠信醫院、誠信服務,將“以病人為中心”落實到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滿足社會和患者的需求。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進醫德醫風建設,開展醫德情感、醫德修養、醫德信念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引導醫務人員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遵守醫德規范,加強道德自律,堅持誠信辦院,教育醫務人員把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南丁格爾誓言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構建符合時代要求和群眾認可的和諧醫患關系。
三、是發揮溝通協調作用。目前,由于醫鬧時間頻發,導致部分醫務人員怕擔風險,畏首畏尾,不愿探索,不敢創新,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科學發展,也直接損害了群眾的健康。綜合分析目前醫療服務中引發糾紛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醫患溝通不夠和對服務環節的不理解、不滿意引發的。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必須加強溝通協調。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說過:“醫生有兩種東西可以治病,一是藥物,二是語言”。溝通是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主要途徑,醫生本身就是一種療效,讓病人了解注意事項是一種療效,關心病人更是一種療效。當前醫療糾紛增多,主要原因在于醫患之間溝通不暢,雙方不能換位思考。溝通不到位,也就無法解決醫患關系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不對稱又客觀上擴大了自律空白,加劇了道德風險。醫務人員掌握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語言溝通藝術,使醫生在進行技術醫療的同時輔之以“話療”,實施心理疏導,既可以傳達醫方的信息,又可以掌握患方的心態;另一方面,可以搭建起醫患之間的溝通平臺,通過創辦面向病人的健康宣傳小報,開設專業專科的微信群,加強科普知識宣教,開展防病治病的醫療知識講座等方式,建立多層面的醫患溝通渠道,從而建立起醫患之間經常性溝通機制。
四是發揮人文培育作用。醫學不只是科學,更是人學,因此要培育醫學的人文關懷,醫生素質的提高無疑是其中關鍵一環。只有這樣,醫院才能真正成為治病救人的神圣場所,醫生才能真正成為救死扶傷的高尚職業。醫患溝通更高層次的價值在于尊重病人的主體權利,體現為一種人文關懷。患者到醫院就診,不僅需要醫生幫其解除身體上的痛苦,而且需要醫生給予其人文關懷和精神撫慰。當前在醫療活動中有一種傾向必須引起足夠的注意,那就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分離。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醫生和患者越來越依賴于物理、化學等檢測手段,而忽視了病人作為一個人的整體存在,從而導致了“見病不見人,用藥不用情”。而這恰恰是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深層障礙。通過扎實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親情服務”“人文關懷”為主題的特色活動,大力宣傳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人性化服務貫穿于醫療活動全過程,培育醫務人員的愛心和人道主義情懷,使醫護人員成為專心的傾聽者、細心的觀察者、耐心的交流者和精心的診治者,力求做到服務環境溫馨化、服務流程人性化、醫患溝通親情化,只有把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結合起來,有效實施人文關懷,才能真正架起和諧醫患關系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