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蔚
摘要:目前,人們在追求食物美味的同時也在警惕食品的安全問題,不少相關社會事件把人們的目光引向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上來。民以食為天,食品生產是跟老百姓生活最緊密的一件事。如果食品安全難以保障不但危害國民身體,更會影響國家的公信力。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生產過程的把控尤其重要,比如畜禽產品的飼料質量就會直接影響到畜禽安全。
關鍵詞:農業生產;食品安全;飼料
食品安全關系到社會中的每個人,已不僅是生產技術問題,更是關系到社會、經濟以及人類健康的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協同解決。我國政府已出臺一系列措施,決心維持好食品市場秩序,控制好食品衛生和健康。從源頭來看,我國食品安全隱患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
一、動物飼料安全隱患
畜禽飼料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畜禽產品是否安全。飼料的安全問題直接由飼料廠控制把關。如果能做好監督,從生產環節起就嚴格控制質量,能夠從源頭減少不安全因素,促進食品業健康發展。根據以往調查統計,飼料問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飼料原料的安全問題;一類是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一)飼料原料的安全問題
飼料原料包括植物性的、動物性的和人工飼料添加劑,這三種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植物性原料可能在種植、施肥過程中受農藥污染,也可能在轉移、儲存等環節中發霉變質;動物性原料可能產生于病死的動物;人工添加劑的隱患在于其添加量以及生產工藝。
植物性飼料可能遭受農藥殘留和工業污染。農藥殘留是一些性質較穩定的農藥難以自然代謝掉,會殘留部分在葉面。工業污染是指工廠排除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中可能含有重金屬。一旦污染了當地水源,水中過量的重金屬就會污染土壤,進而使植物收到污染。
動物性飼料原料需要警惕細菌病毒污染。由于動物身上本身帶有大量細菌,加上儲存環境如果不夠通風透氣,有可能滋生新的細菌。因此,在生產動物加工類飼料的時候,應該注意動物的滅菌處理以及加工過程中的消毒環節。防止大腸桿菌等細菌存在于飼料中。
還可能在潮濕、溫暖的儲存條件下發生霉變,產生黃曲霉毒等有毒性的物質。
(二)飼料生產中的安全問題
使用違禁農藥。國家農業部頒布的相關清單里詳細列舉了幾十種違禁藥品,但仍有部分商家為了節省原料費而使用違規藥品。
不按照國家規范使用飼料藥物添加劑。國家已出臺過關于動物飼料的用法用量和需要注意的相關問題。按規范合理用藥,做好相關準備,這是控制畜產品中藥物殘留的重要保障。但規定的落實并不理想,仍有大量商家超量添加藥物。不遵守具體的用藥時間規定、隨意擴大用藥范圍等都會增加不安全因素。
飼料生產管理缺失導致的安全隱患。飼料廠注重生產效益和直接利益,要做好安全管理需要設置技術合格的專門人員,需要投入資金和時間。因此,在沒有硬性規定的情況下,飼料企業忽視安全生產的管理。當存儲延誤、存儲中管理不當等,可能造成整批飼料發霉。另外,如果管理疏漏,還可能帶來病害,比如使飼料廠鼠害泛濫,傳播疾病。
二、植物的農藥殘留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一直伴隨著的困擾就是害蟲和雜草,現在有各種類型的殺蟲劑和除草劑可以解決這一困擾,但又會帶來農藥殘留。我國蔬菜的農藥殘留量居高不下。
農藥在用于除草、滅蟲的過程中,也會有一部分附著在植物表面。一般農藥隨著時間推移,能夠逐漸降解。但某些農藥性質穩定,在農作物以及周圍土壤中都難以降解。會污染植物本身,使土和水中有殘留。還會造成生物的蓄積性中毒,最后通過食物鏈到達人類的餐桌,在人體內蓄積。無論是食用了該農作物的家畜,還是農作物本身,如果食用都會對人的健康帶來危害。
三、從源頭控制好食品安全的措施
(一)針對飼料污染
所有污染來源都可以被包括到飼料廠的生產線中,因此,重點在于緊抓飼料廠的生產管理。對飼料廠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和產品安全抽查,如有問題,應該嚴加懲處。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和監測力度,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實行,定期對飼料質量進行檢查。
鼓勵企業提升飼料安全檢測技術,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加強測定飼料中農藥殘余量、菌群數量、重金屬含量,從源頭把關,避免過量使用,盡早避免違規飼料進入市場。
在儲存條件方面,盡量降低溫度、保持通風。綜合運用各種手段保障飼料的存放條件,可適當添加防霉劑或安裝紫外線燈,做好殺菌工作。同時加強飼料出庫時的核查,杜絕已霉變的飼料流入市場。
(二)針對農藥殘留污染
定期檢查食品中的農藥殘留。早在1995年我國就已經出臺與食品衛生、安全相關的法律,里面也詳細規定了檢查殘留量的指標。但在現實生活中,居民檢測困難,菜場分散且數量大,生活中買到菜的殘留量到底是多少難以得知。執法難度大,落實困難。
廣泛采集各種農產品的有效信息。食品安全管理難得一個原因就是食品來源信息不足,難以查找到生產地,即使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也不能追究到底。因此,應該把視頻來源登記納入對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中,使消費者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知道食物源頭,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四、結束語
食品健康關系到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幸福感的提升,對國家的安定團結有重要意義。要做好控制食品安全,需要國家完善相關法律規定,規范食品生產,需要各級部門做好本職工作,定期檢查食品質量,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盡快聯系相關部門,配合取證,發揮好監督職責,共同參與社會管理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阮思喻.胡漢平委員:食品安全 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N].中國食品安全報,2017-03-14(02).
[2]吳萍.生態有機農業春暖花開 辛勤耕耘者心花怒放——中農優,從源頭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愿每個家庭都擁有一個安全健康的餐桌[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4,(05):80-82.
[3]管育松.對于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與保障措施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3,(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