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松+劉芹芹+康淑蘭+張建廣+趙龍
【摘要】目的:觀察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躁狂抑郁癥患者84例作為研究樣本,以抽簽的方法隨機分為觀察組(n=42)和對照組(n=42),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配合臨床護理路徑。而后對比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以及依存性。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以及依存性與對照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即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躁狂抑郁癥;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application of manic depression patient care effect.Methods: February 2016 - June 2017,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manic depression 84 cases as the research sample,with the draw metho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 = 42)and control group(n = 42)and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And the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quality ratings and dependence.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care quality ratings and dependenc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namely,P < 0.05.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application of manic depression patient care effect is significant,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Manic depression.Applica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0-01
躁狂抑郁癥是一類常見的精神疾病,它同時具有躁狂癥和抑郁癥的特點,發病具有間歇性、交替性、反復性、周期性,患者清醒時精神活動完全正常,不存在人格缺損狀況,發病時意識會存在嚴重障礙,給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本文就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深入探討。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時間:2016年2月-2017年6月,研究樣本:84例我院收治的躁狂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1:21,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51.5±1.7)歲,病程0.5-4年,平均病程(2.25±0.5)年;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9:23,年齡27-76歲,平均年齡(51.5±1.6)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0.3)年。兩組患者在上述基線資料比較中差異不顯著(P>0.05),一致性較佳。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護理、用藥護理以及病情觀察等。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配合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為(1)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計劃:患者入院后對疾病知識、心理狀況、藥物護理、飲食護理、運動護理等方面內容展開詳細的指導;(2)實施臨床護理路徑:①病情評估:首先對患者的用藥史、既往史、過敏史展開評定,其次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自殺、自殘、攻擊他人等情況,以及患者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情況;②心理護理:患者容易出現諸多不良心理因素,甚至會出現自殺、自殘、攻擊他人等惡性事件,護理人員要及時展開疏導,使患者可以維持平和的心態積極應對治療,通過心理疏導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充足的睡眠;③生活以及飲食護理:鼓勵患者要多溝通、多交流,以免造成孤獨,其次要注意病室內的氛圍要以溫馨、和諧為主,飲食以“少量所餐、營養均衡”為原則;(3)評價臨床護理路徑:每天要對護理計劃進行評估,看是否達到了預定目標,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更正,對臨床護理路徑計劃隨時調整。
1.3 觀察指標以及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護理質量評分以及依存性。
評價標準:
(1)護理質量評分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技巧、護理方法以及護理效果,分值越高,表明越好;
(2)依存性:完全依存表示患者可按時服藥,并且無不良情緒;部分依存表示患者在醫生監督下可以按時服藥,存在的出走、自殘等情況少;不依存為患者無法按時服藥,甚至存在出走、自殘、攻擊他人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統計軟件版本為SPSS20.0,用(±s)表示計量資料,計量資料:護理質量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計數資料:依存性,進行 檢驗,將P<0.05作為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認為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態度、護理技巧、護理方法以及護理效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體分析見表1。
2.2 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依從率95.24%(40/42)顯著高于對照組80.95%(34/42),差異顯著(P<0.05),具體分析見表2。
3.討論
躁狂抑郁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是據臨床經驗顯示,該疾病的發生與高強度刺激、過大壓力等因素具有一定相關性,患者發病時很容易出現出走、自殘、自殺以及攻擊他人等情況,不僅會對他人安全構成威脅,還會影響個人健康。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態度、護理技巧、護理方法以及護理效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依從率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80.95%,差異顯著(P<0.05)。具體原因為: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全程性、科學性、針對性、360度無死角的護理方法,通過制定護理計劃,然后實施,最后進行評價,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修改實施計劃,對潛在危險進行了良好的規避,預防了對患者造成損傷,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們的護理工作更進一步,同時也更具人性化,大大了提高了患者的依存性,從而有助于疾病的穩定以及恢復。因此,該護理措施行之有效。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借鑒,并予以采納。
參考文獻
[1]黃雅琴.躁狂抑郁癥患者應用臨床路徑的護理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6):913-914.
[2]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切除術患者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J].駱科璐.中國衛生產業.2017(11)
[3]臨床護理路徑在產婦剖腹產后的應用價值[J].方芳,王琴,李芳.貴州醫藥.2017(05)
[4]臨床護理路徑對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的改善作用[J].聶建英.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10)
[5]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范一平.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10)
[6]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梁明芬,林軼峰,郝軍峰.齊魯護理雜志.2017(10)
[7]臨床護理路徑對腦梗塞患者康復的影響[J].曲楊,姜俊鳳.中國農村衛生.2017(08)
[8]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護理中的應用[J].韓磊.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19)
[9]臨床護理路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J].王海霞,陳捷,程小蕓,段清萍,馮愛玲,張錦錦.齊魯護理雜志.2017(10)
[10]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用于33例帶狀皰疹患者的護理價值探討[J].陳維開.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
[11]趙建萍,王萌.臨床路徑在躁狂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J].青島醫藥衛生,2014,(4):313-314.
[12]楊招添.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處方藥,2014,(1):112-113.
[13]梁洪金,李明芳.臨床護理路徑在躁狂抑郁癥中的運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