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良
[摘要]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現已經成為高校資產增值的重要途徑,成為衡量高校教學和高校規模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高校后勤在管理方面出現了不少問題,管理難度也不斷加大,在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了過度浪費和閑置資源以及混亂的局面,因此,加強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的創新工作成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創新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的體系和完善管理制度。
[關鍵詞]高校;后勤固定資產;后勤管理;措施;創新
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是高校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培養人才,保證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的物質基礎,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是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到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了提高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以及使用效率,就必須要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架構加以創新完善,以推動高校的發展。
一、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概述以及特點
高校后勤固定資產是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高校后勤占有或使用,是能夠用貨幣來計量的資源。第一,高校后勤購買監控設備、炊事設備、交通工具等價值高的固定資產,形成了價值高的特點。第二,高校后勤部門比較散也比較多,后勤部門固定資產包括學校食堂和炊事設備、學校物業、學生宿舍管理、校醫院和醫療器械、校車隊運輸設備教學樓、辦公樓、科研樓等。第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少高校開始擴大校園的規模,開始建設新校區,隨之,高校后勤固定資產被分散在校園各處,管理起來難度比較大。所以,高校后勤固定資產具有資產來源多元化、價值高、種類繁多、通用性強、使用周期長,地點分散、管理難度大等特點。
二、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出現的問題
(一)后勤固定資產缺乏管理
高校后勤部門管理人員分不清產權和責任,沒有清晰的額固定資產產權意識。多數后勤部門管理人員認為高校后勤固定資產是國家投資建設的,所以,高校后勤固定資產應該由國家或者學校進行管理,與自己所在部門并沒有多大關系,不愛惜也不維護所用的固定資產,對他人或壞固定資產的行為也不管不問。其次,后勤部門缺乏績效管理意識,在工作的過程中,存在重復購置不管理、重復使用不維護等現象,從來不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進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二)固定資產和賬務不符合
高校的后勤固定資產的管理過于松懈,有不少高校為了擴大其校園面積,選擇了高校合并或者建設新校區,當高校合并后,并沒有對高校的后勤固定資產進行清資核產,甚至還有些高校在搬遷新校區的過程中,隨意處置固定資產,導致后勤固定資產丟失,存在有賬無實、有實無賬的現象,造成了后勤固定資產不清除,賬務不符的問題。
(三)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由于后勤部門多,分布廣且分散,后勤管理人員認為固定資產歸本部分所有,加上部門又沒有設置專人管理部門的固定資產,所以就隨意處置,隨意調撥固定資產。其次,高校后勤部門在不斷的改革,在用工方面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據調查,現在高校后勤人員用的多數是合同工或者外聘工,在交接工作的時候沒有辦理固定資產的交接手續,以至于后勤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不清楚。另外,高校在后勤固定資產管理這一方面缺少專門管理固定資產的人員,并且各部門也沒有明確的管理人員,導致固定資產無人監管,固定資產的定期維護、調撥等管理制度沒有落實。
(四)對固定資產有著不同標準的折舊
為了倡導對后勤社會化,有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后勤集團。后勤集團的形成比較復雜,它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怎樣進行折舊。有一些學校在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的時候,只對經營性的固定資產折舊,往往不折舊非經營資產。還有些學校只折舊后勤集成成立之后的固定資產,對學校在后勤集團在成立時直接撥付的固定資產不折舊。因此,高校后勤固定資產如果沒有得到合理的資產折舊管理,可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目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在創造一定的經濟利益的條件下,妥善處理無法使用或者已經過期的固定資產,其中也包括校車和房屋等實體。另外,還有一些固定資產本身達到了標準,但是在投入使用的時候沒有被當成固定資產進行使用,其中有超過一千塊錢的資產,比如食堂所需要的餐車、切肉機等。也有使用期限較短的電磁爐以及電飯鍋等,這些固定資產都有很大的價值,在維修時也需要較高的維修費用。就像這些資產的核算以及處置,也是需要高校后勤管理人員解決的問題。
(五)不能共享固定資產,導致資產閑置和浪費
高校在購置后勤固定資產的時候,經常出現重復購置資產的現象。比如學校購置了一批傳真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這些固定資產設備都被各個經營實體和辦公室占有了,于是這些設備就形成了終身使用權和終身擁有制,導致固定資產沒有辦法實現共享。
三、完善后勤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
目前,有一些高校的后勤固定資產在使用、調撥、管理等環節都有脫節的現象,比如高校后勤各部門已經調撥完固定資產,但是調撥手續卻遲遲沒有辦理,另外,后勤部門在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上不到位,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部分應該設置專人管理固定資產,加強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和監督管理,如果發現后勤固定資產出現問題需要維修要洗凈上報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員,通知維護人員對資產進行維修,減少后勤固定資產在使用時產生不必要的損耗。
(二)定期核查固定資產
高校在經歷了搬遷或者合并后,出現了后勤固定資產在增加之后,固定資產分布點散且賬務不符的問題。因此,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針對這個問題,應該定期核查后勤固定資產,弄清楚經營性資產有多少,非經營性資產有多少,高校合并后的資產有多少,有多少報廢后還沒有來得及銷賬的固定資產等等,另外,為了保證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賬物符合,應該建立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信息。
(三)妥善處理折舊的固定資產
由于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復雜性和混亂性,所以在折舊上應該區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固定資產的有效利用,才能實現固定資產的保增長值,提高固定資產的效益。對于有著巨大金額的不需要對其進行資產折舊,針對巨額的固定資產應該設立查賬薄,記錄其相應的維修項目以及維修費用。對于那些有著特殊的使用性能但又達到固定資產價值的后勤固定資產,應該在使用的月份內采取攤銷的方式。而對于那些在后勤集團成立之后購置的固定資產,應根據規定對其進行折舊。
四、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創新
(一)建立統一管理責任、權利、利益的制度
高校后勤固定資產并不是統一購買的,有的是通過國家撥款的渠道購買的,有的則是通過經營購買的,而后勤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各個部門管理自有資產,這樣的管理方式容易增強固定資產管理的隨意性。針對這個問題,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應該建立一個統一管理的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進行分級管理,而并非將經營性資產和經營性資產混合在一起管理,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管理問題。
在統一之后的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責任。高校后勤固定資產在后勤統一管理下,各個部門都要實現問責制度,做到人人有責,因為有責任才有壓力,有責任才能管理好高校后勤的固定資產,才能促進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保值。其次,在統一管理的模式下,只有責任沒有權利也不行,二者缺一就實現不了有效的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另外,在統一管理固定資產的模式下,還必須有利益的存在,因為利是推進資產管理持續運轉的基本動力,通過有效的管理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總而言之,責任權利利益統一管理能夠促進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管理,保障了高校后勤固定資產合理處置和使用。
(二)靜態管理轉向動態管理
將靜態管理轉向動態管理的管理機制是為了實現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保增長值。動態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后勤管理的能力以及水平,動態管理的要求是準確及時、賬物一致、進度協調,而單靠人工或單機管理是沒有辦法實現這一點的。因此,只有通過網絡化管理,才能優化和合理處置高校后勤的固定資產,后勤各個部門之間才能實現實時管理,從而實現高校后勤的固定資產共享的信息化和現代化。
五、總結
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社會化管理是高校發展的基礎,其對推進高校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通過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應該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制定相應的制度要求,對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社會化管理不斷完善創新,建立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管理目標以及體系,有效的實現高校后勤固定資產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