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


摘要:指出了新建高校的校園綠化中存在養護技術人員匱乏,養護投入不足;養護時沒有“服務育人”的理念,人性化工作不足;不重視資料積累,缺乏長期的規劃;定位較低端,忽略了綠化養護在校園里的教育性;決策、設計、施工養護多頭管理,銜接不順等這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從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中進行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校綠化;養護;苗木;施工質量
中圖分類號:S7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055-03
1 引言
如今新建高校的校園綠化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綠化養護工作認識不足,雖然在新校區建設中的前期基建都比較重視,但是對綠化建設的重要性還是沒有足夠的認識。二是在綠化建設中存在與老校區進行比較的現象,筆者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從事綠化養護的工作,該校區屬于新建校區。通過分析上述的問題,找出原因所在,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
2 高校新校區綠化養護現狀
2.1 養護技術人員匱乏,養護投入不足
重建設,輕養護,這是高校園區綠化建設中普遍存的問題。在高校綠化養護過程中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匱乏有技術的養護人員,有的高校綠化面積相當大,但是沒有專業的綠化養護專業人員,做養護的人員大多都是年老體弱者和婦女,這些人員沒有一點專業技術知識,只能做簡單的養護工作。高校園區植物種比較多,各種植物的生長習性和養護措施也是千差萬別。
2.2 工人在養護時沒有高?!胺沼恕钡睦砟睿诵曰蛔?/p>
現在高校的學生都是充滿活力的,這些人員求知向上、活潑好動。但是在進行基建時沒有做到人性化設計,比如:園區內道路過于狹窄,綠地內也沒有設計更多的為學生服務的坐凳和垃圾桶等設施,這樣綠地的基本功能就沒有實現,工作在日常維護時也會增加難度。很多綠地沒有建設園路,走近道的現象多了必然會踐踏綠地。這些雖然是設計和施工的責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況的變化,比如:學生人數增加,教學功能的變化,如果綠化養護等服務工作跟不上,高校將與優美的育人環境越來越遠。
2.3 不重視資料積累,缺乏長期的規劃
現在很多高校在校區進行擴建后對綠化工作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在這些綠地建好后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對各種資源及信息的管理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制度,對第一手資料沒有及時形成檔案以便于移交和管理。這些施工過程中所用的技術文件、施工完成后的竣工文件以及圖片相片等資料是整個施工過程的重要體現,在后期的日常維護保養中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此外,在日常的養護過程中也沒做到積累資料,高校園區的綠化養護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養護的效果,比如:天氣溫度、環境濕度、各種病蟲害。只有建立各種記錄,把平時養護的情況都記錄清楚,做到對各種病蟲害都能知曉,這樣才能提高養護的水平,也才能控制養護的成本。
2.4 定位較低端,忽略了綠化養護在校園里的教育性
在當前高校里,教育觀念還不全面,比如環境育人的觀點還沒有成為大家的共識,還沒有把自然知識進行普及,老師和學生還沒有互動的意識。在身邊的綠化知識普及、環境育人在高校里面可以得到很好地應用。同學們在校園里去教室的路上,去食堂的路上都可以從身邊各種花草植物的色、香、美中讓自己產生對園林綠化的興趣,通過認識各種標牌認識更多的植物。幾年的大學生活下來不但豐富了專業知識,而且還認識不少植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美化校園,綠化環境的重要性,讓學生養成自覺愛護綠化成果,積極參與到綠化美化環境中來。
2.5 決策、設計、施工養護多頭管理,銜接不順
現在的高校在綠化建設中還存在著各種脫節的現象,一旦脫節了就會造成了綠化養護工作的不順利,進而影響工作效率。有的學校綠化面積很大,但是不重視科學的設計,有的更是沒有專業的設計隊伍,這自然使得決策脫離了實際。還有的領導在決策的設計過程中沒考慮全面,只考慮了圖紙上的設計效果,但是沒考慮到后續的施工。比如:樹木的耐寒程度以及生長地域的不同,所以不能只為了“場面壯觀,快速成林”。
根據實踐,高校的校區綠化都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和施工單位,但是實際情況是這些單位負責的時間只有一年的時間,他們只對工程竣工后一年時間內園區里綠化養護及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負責,至于再往后對這些植物的生長情況和成活情況就不再負責。這些問題直接造成養護單位的養護成本升高。
現在高校還存這樣的情況,就是在綠化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是設計由一個部門負責,施工由一個部門負責,養護又由另一個部門負責,這樣就造成了責任不清、權力不明的情況。
3 在設計階段進行早期介入
3.1 進行早期介入可以防止出現設計上的缺陷和錯誤
由于設計人員不熟悉當地的氣候條件,在設計過程中往往也會忽視園林植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這樣種植的植物就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比如光照、溫度、水分、風向,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植物群落生長不良,甚至全軍覆沒。所以,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就要把這些問題考慮進去,在早期的設計過程中就要由優秀的團隊來完成,早期介入有效防止設計上的缺陷和錯誤,這樣才能避免后期出現更大的麻煩。
3.2 防止設計片面追求初期效果,忽視后期養護
在高校校區的綠化建設設計時,有的設計人員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圖片效果上,注重的是綠籬的色塊效果和大型的草坪效果,但是這樣的設計沒有考慮到后期的養護成本。比如:毛杜鵑、瓜子黃楊等這樣的小花灌木在養護中稍有不到位就會造成成片的死亡或者退化。有的植物比如:高羊茅草坪、大葉黃楊等等,這些種植不了幾年就會失去觀賞的價值從而需要更新,這無形中就造成養護成本的增加。還有就是對不同的綠地進行養護時的工作量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就需要在設計的時候與實際相結合。表1是各種植被在養護中需要的工作量。
另外,在進行綠地的設計時要做到盡量從高校的實際出發,即要達到美化的效果,還要充分發揮綠地的功能,在園區進行適當的園路設計,使其更好地服務學生,從而展現其人性化。
3.3 為了配置更科學的植物群落需要參與到早期的設計規劃
高校在進行綠化建設的初期,景觀的設計人員就要該根據高校園區現有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的環境特點,經此來對比每一種植被的生態習性再進行配置。在設計過程要充分考慮高校園區內的溫度變化,還有光照的分部和強弱以及各建筑物的遮蔭情況和走向等。在進行植物配置時總的目標是:植物配置滿足綠化養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配置要求,配置要創造自己的特色。如表2所示。
4 高校新校區綠化養護的早期介入——施工階段
高校的新校區在進行綠化施工過程中,從準備一直到工程完成,在整個過程中的質量把控都會直接影響到以后養護的效果以及成本,所以,要做好養護和控制養護成本,養護人員就需要參與到整個綠化工程的質量控制中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4.1 在施工準備階段需要做的質量控制
高校新校區在綠化工程的施工準備階段的工作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了解熟悉整個施工工程的方案和施工的組織設計;二是需要與綠化施工進行技術交底;三是建立養護質量控制目標計劃。
4.2 進場苗木質量控制
在校區的綠化建設過程中要嚴格各種苗木的產地,這樣才能確保這些苗木的生長能更好地適應本地區的環境,只有這樣才不影響后期的養護效果。所有進場的喬木都必須經過苗圃馴化,盡量少用野生的苗木,各種名貴苗木和大樹必須慎重使用。所有的植物在進場時都要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苗木出圃記錄或植物檢疫證。所有的苗木需要達到的標準是:常綠的喬木需要有發達的植株根系,必須生長茁壯且沒有病蟲害,整個棵形要豐滿,主要枝條的要完整,植株的表皮不能有人為損傷的疤痕,土球規格必須要符合規范要求。對于落葉喬木,要有完整的植株根系,須根必須發達,反季節施工時還必須要帶坨,不能有病蟲害。
4.3 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監督施工過程
在進行綠化建設時,質量與進度、投資往往是矛盾的關系,如果只強調進度和投資目標的實現,往往就把控不好質量。比如:為了趕工期,就很難做到嚴格按照園林工程和施工順序進行施工,就會給后期的養護留下隱患。所以,決策者需要協調好施工中各個方面的工作,保證質量是第一位的,在此前提下做好投資控制、工程進度、交叉施工等各方面的協調工作。
4.4 跟蹤施工過程參與質量控制
早期介入質量管理的核心就是做好綠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需要控制的內容主要有:一是樹木栽植施工的工藝,需要進行種植的場地的高程和平整度要能滿足要求,回填土還要考慮沉降造成的地勢不平。種植的時候必須要按照“深挖淺栽”的要求來進行,珍貴樹種應要求編制專項栽植?;罘桨傅却胧┮蕴岣叱苫盥省6菍淠具M行支撐和固定,種植直徑在6 cm以上的喬木,都必須要進行統一設置三角支撐固定。
4.5 對隱蔽工程進行質量控制
高校里的校區綠化工程中還包括很多看不見的工程,這些隱蔽工程主要有:對各種種植土進行改良和回填,開挖各種種植穴,還有埋在地下的各種設施,比如噴灌所用的管線系統、照明所用的管線系統以及園路和各種建筑的基礎等。很多種植用的泥土都需要進行改良后才能用于回填,改良回填土的過程在整個綠化工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隱蔽工程,但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往往被設計者和施工者忽略了。在高校的很多建筑物施工竣工后有很多土方都會被污染,這些被污染了的土方都不能直接用于植被種植。還有就是對建筑垃圾的不當處理,比如前期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更是對這些垃圾直接進行就地掩埋,如果就這樣在上面進行綠化建設,對以后的植物生長都是極大的危害。可見綠化建設中的隱蔽工程是很難控制的,可以使用營養土進行替換。另外在進行噴灌系統和照明系統施工時,所使用的材料必須要符合設計的相關標準并進行驗收。
5 結語
高校新校區綠化質量是百年大計,影響深遠。設計 施工的目標必須通過養護來完成,設計、施工質量又反過來影響著養護質量,養護早期介入對后期工作的開展大有裨益。筆者參與新校區設計施工以及養護等幾個過程,深知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要性。總的來說:領導的重視、人員的專業、投入的保證,是做好高校新校區環境建設唯一途徑。
參考文獻:
[1]李洪軍.高等院校新校區綠化養護與運營研究[J].門窗, 2014(7):392~392.
[2]廖敏娜.大學校園綠化養護現狀及發展的幾點建議:以福州大學城校園為例[J].綠色科技,2015(6):97~98.
[3]趙小梅.高校校園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綠色科技,2016(1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