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怡
摘 要: 戰略成本管理是戰略管理與成本管理相結合的產物,戰略成本管理的產生,一方面適應了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對企業傳統成本管理的變革。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實施將戰略和成本的管理有機結合企業管理中。目的是為了借助對戰略成本信息的利用,選擇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根據不同的發展戰略,對成本實施有效的管理,進而促進企業發展的競爭力。
關鍵詞:戰略管理 成本管理 競爭優勢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054-01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動態性和復雜性不斷加強,為了適應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企業越來越重視“戰略”要素和企業管理活動的結合,逐漸將企業管理活動提高到戰略層次。企業成本管理的范圍也由企業內部擴展到企業外部,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逐漸被前瞻性的戰略成本管理所取代,并在企業界中得到認可和應用。
在西方國家一些科學技術領先、管理水平良好的現代企業中,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已初見成效。而我國大部分企業,在長期經營管理實踐中普遍采用以目標利潤為導向,以事后算賬為重點的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單一,管理手段落后,對企業的戰略決策和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我國企業逐漸樹立從戰略的角度認識成本管理的觀念,并將戰略管理與企業具體經營管理活動相結合,創新和擴展企業成本管理的范圍和方法,不斷更新與企業內外部環境相適應的成本管理體系,已經成為了我國企業發展的重要實踐之一。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發展模式
總結英美日學者的研究成果,戰略成本管理在國外大致可以歸為四種管理模式,分別是桑克模式、克蘭菲爾德模式、羅賓·庫珀模式以及日本成本企劃管理模式。
首先,桑克模式。此模式為企業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戰略上的透視,包括戰略價值鏈分析、戰略定位分析和戰略成本動因分析。此模式從戰略的角度,進行企業內部、競爭對手和行業的價值鏈分析,從行業、市場和產品三個層面上進行戰略定位分析,最后根據確定的競爭戰略進行成本動因的分析,找出引起成本發生的因素,尋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徑,以配合企業的競爭戰略。
其次,克蘭菲爾德模式。此模式把戰略成本管理作為一種工具來分析企業的競爭地位,通過群策群力,發揮各部門人員的優勢,然后共同協作,制定出企業的競爭戰略,以達到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目的。
然后,羅賓·庫珀模式。此模式是構筑以作業成本法(ABC)為主導的戰略成本管理新模式。將作業成本法作為辨別關鍵作業、成本動因及為降低成本動進而改善過程的主要方法,以檢測企業運營效率與效果,幫助企業發現增加價值的戰略機會。
最后,日本成本企劃管理模式。成本企劃與生產適時制緊密相連,是一種追朔探討成本產生的起源,按價值工程的方法進行設計、開發,更進一步在商品策劃階段便開始計算成本的活動。成本企劃的原理是在產品策劃設計階段進行市場調研,確定具有特定功能的目標產品在未來市場上富有競爭力的目標價格,以及企業的目標利潤,達成可容許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目標成本,從而將成本要素融入產品構想,從工程學和技術層面來實現降低成本與提高功能、質量的統一規劃。
以上四種成本管理模式各有優缺點,在我國企業的應用中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我國企業發展現狀,尋求適合的發展模式。
二、我國企業存在的問題
而我國企業應用的戰略成本管理體系并不是完全理論上的戰略成本管理,只是戰略成本管理的一種理念的運用,在實際應用中還有許多問題。
1.企業的成本觀念陳舊,雖然對企業實施戰略管理能夠全面引進,但它的成本管理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中。尤其是一些國有企業無戰略成本管理的長期意識,只局限于短期經濟利益,不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
2.戰略成本管理手段老化,只注意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 忽視供應過程和銷售及售后過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產后的成本管理,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一些企業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預測、成本決策缺乏規范性、制度性。在成本的具體核算中,只注重財務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注重生產成本的核算。
3.企業對策略成本管理和價值鏈分析不夠重視。盡管我國國有企業一直在尋找一條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徑,許多企業都提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現實操作中,大部分企業把成本降低的著力點放在對生產成本的單一控制上,卻忽視了項目調研、工藝設計、產品設計對產品成本的影響。
4.為戰略管理提供的成本信息存在扭曲。成本管理對象仍局限于產品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員所需要的資源、作業、產品、原材料、客戶、銷售市場和銷售渠道等非財務方面的信息。
綜上可知,目前在戰略成本管理領域亟需解決的是將戰略成本管理理論與企業實踐的應用對接問題。
三、解決思路
1.戰略成本管理理論向實踐應用層次推進落實問題
目前,我國戰略成本管理理念及其理論框架得到廣泛認可,但在運用方面只是一種觀念上的運用,戰略成本管理與現行成本管理應用銜接上存在斷層,需要對戰略成本管理理論進一步向實踐層次推進落實。
2.企業現行成本管理方法需要戰略性提升與整合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實踐中雖然也采用一些略具戰略性思維的成本管理方法,但這些實踐還比較繁雜、零散,需要系統性、規范性的指導。許多國有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時主要是企業內部自己組織人員進行探討,可能也有專家學者的參與,但是由于對戰略成本管理的內在邏輯、戰略定位以及與供應鏈、戰略聯盟、外包等之間的關系問題缺乏長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實踐缺少真正的科學理論的指導,同時也難以對企業長期發展產生戰略成本管理的推動力。
總之,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中應具有戰略管理思維,以“成本”為主線來貫穿整個管理流程。企業的戰略成本制定之后進一步推進到目標成本管理、成本過程管理、價值流程管理、作業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程序中,由此可以看出戰略成本管理與目標成本、作業成本管理密不可分。首先,企業要從戰略思維角度分析其價值增值活動所在,通過價值鏈分析了解產品成本的結構和鏈結,然后根據行業、市場、產品等不同層面的定位分析,確定企業是以成本領先戰略還是以產品差異化戰略取勝,從而找出成本控制的環節,確定成本管理的側重點。企業的競爭戰略一旦確定,就要進行成本動因分析,站在戰略的高度,找出長期影響企業成本的因素,然后尋找相應降低成本的戰略方法,最終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這種模式是戰略成本管理中最完善的一種。
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是戰略管理與財務成本管理的結合,其實質在于尋求企業長期競爭優勢。對企業而言,戰略成本管理解決的不僅僅是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更重要的是通過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實踐培養起企業面向未來的謀劃能力。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雖然已經建立起了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論框架和戰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體系,但對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總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如何將理論和企業具體實踐聯系起來成為了當前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活動之一,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為關心企業戰略成本研究和實施的學者與企業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蔡曉蓉.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探索[J].商業研究,2004(5)
[2]何英.戰略成本管理研究綜述[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3]王國強.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