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會劍
摘 要: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才輸出的質量和數量,在本文中,針對以往高職院校考試考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對高職教育考試內容、考試安排、考試形式、考試理念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將其應用于當前社會上大熱的計算機專業中,希望能夠更好的促進高職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 考試考務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072-01
前言
最近幾年,我國的高職教育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各個地區的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但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中保持優勢,以及如何為社會培養優質的人才成為每所高職院校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沒有形成規模化系統化的教學框架,尤其在考試中,受傳統的考試模式的影響,普遍存在監管不嚴,學生和學校不夠重視,以及考試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所以,對現有的考試制度進行合理的改革和提升是當前高職院校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分析傳統考試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趁著時代的春風設立了軟件工程專業。高職院校的軟件工程專業偏向于實踐,注重知識的實用性,以培養大量的應用型人才為主,是為社會提供專業的IT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在當前軟件工程專業的考試設置中,還普遍延續以往落后的考試制度,沒有根據學科的特點進行調整,導致考試結果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對學生的積極性也提高不大,嚴重制約了軟件工程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進步。根據大量的實例分析,我們將目前軟件工程專業考試考務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列為以下幾點。
1.考試定位不當,觀念陳舊
傳統的考試模式將考試的分數作為評判學生個人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并根據成績來判斷學生能否獲得學分、獎學金、榮譽稱號和學位。高職院校的很多教師認為考試只是為了讓學生得到分數,把考試作為了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而學生本身也將考試作為拿到畢業文憑和學位的主要途徑,這就會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學習,動力被磨滅,綜合素質的發展受限制。在軟件工程專業中,部分老師認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將來有一紙證明去獲得職業,但是卻忽略了軟件工程專業本身實踐性、應用性的特點,導致學生盲目的追求分數而不求甚解,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普遍以上機考試為主,但就當前情況來看,雖然考試的形式轉變了,但是考試的內容還是沒有變革,以課本上或者講義上的理論知識為主,換湯不換藥,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人才篩選和人才發現作用。[1]
2.考試內容不適應人才培養的要求
高職教育以為社會培養具有某種專業技能的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偏向應用和實踐。但是,在計算機專業中,考試內容的設置側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考察,考試內容以客觀題為主,沒有形成系統的全面的綜合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更新快,應用廣,若持續使用傳統的考核方式,不僅難以體現學生的水平,而且會制約教育內容的革新,不利于學生技能的培養,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這種考核培養出來的學生將很難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容易被淘汰。[2]
3.考試方式單一
計算機專業當前的考試方式主要以閉卷考試為主,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種單一的考試方式體現不出學生的綜合能力,局限性大。這種只注重結果不重視過程的考核方式,不能準確的反應出教學的成果和教學質量,更不能體現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不高。就以計算機專業的主要編程課程JAVA和C語言為例,在考試內容的設計上不是以能夠體現學生專業素養的程序編程和預算為主,而是以學科的基礎知識為主,很多同學的真實水平發揮不出來,同學之間也體現不出差異,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
二、對傳統考試模式的改革措施
1.建立以“能力測試”為中心的現代考核觀
高職教育培養模式和理念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側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傳統的考試考務模式難以表現出高職教育的特點,有很大的局限性,這就要求相關領導從根本上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重視設計那些能夠提高學生創造發展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的考試方案,建立以“能力測試”為中心的現代考核觀念。
2.考試內容符合人才培養要求
高職教育中的軟件工程專業一向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專業,可以說其專業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國家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在計算機專業的考試內容設計中,不能只考察學生對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的掌握,還需要能夠表現出學生對知識考試與技能相結合、知識體系能力考核相結合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方面的能力。綜合性的考核更能夠真實的評價和測試學生的素質、能力以及知識水平,從而可以更客觀的進行學生能力的認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
在高職院校考試考務工作中采用教考分離的方式,能夠更好的體現考試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保證學生成績的真實性,排除教師人情分和印象分等因素的干擾,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學生的知識水平。教考分離制度具有一定的篩選性,將優秀的學生與不用功的學生分離開來,避免那些不努力的學生通過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和人情等通過考試,促進考核更加的公正公平。教考分離模式的實施給老師的教學工作施加了一定的壓力,需要教師在授課和備課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經歷,同時也促使教師對自己課堂中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關注,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認真學習學生的比例,營造良好的課堂風氣和環境。[5]
3.考試形式多樣化
在考試形式方面,對傳統的以閉卷考試為主的考試模式進行改革,根據課程的性質和專業的特點將口試、實際操作、論文、調查報告和開卷考試等考試內容結合起來,豐富考試方式,真實反應學生水平。對于一些專業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來說,可以將筆試、論文以及自我展示等考核方式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應用型強,注重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考試的時候,可以通過上機考試,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全面的考核。豐富多樣的考試方式,既可以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充分的了解,還能夠切實反映出學生處理信息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6]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教育的考試考務工作改革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只有改變傳統的以筆試為主的考核模式,應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真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從而促進高職院校教育越來越規范化和專業化。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的考試方法論[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4).
[2]廖平勝. 考試學 [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3]束定芳,莊智象. 現代外語教學[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4]馬德申. 試析高職教育考試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 中國成人教育. 2015.
[5]王洪斌. 關于高職教育考試模式改革的思想[J].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2016.
[6]周秋蓮. 高校考試管理改革與創新人才的培養. 湖北師范學院.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