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杰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意識觀念風起云涌,在這種形勢下,高校務必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切實加強高校意識形態教育,探求出一條符合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升學生思想素質和政治素養的意識形態教育路徑。為此,高校要從意識形態的課堂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實踐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管理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環境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網絡育人路徑五個路徑研究入手,加強黨對高校意識形態的統領權,做好高校黨建工作。
關鍵詞:高校;意識形態;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2
高校把握意識形態主導權的教育路徑,積極應對當前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沖擊和挑戰,面對復雜多變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探索出意識形態的課堂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實踐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管理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環境育人路徑、意識形態的網絡育人路徑,開展多方研究部署和有益實踐。看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全局性、戰略性、緊迫性、嚴峻性,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加強高校意識形態的教育路徑創新,占領高校意識形態的陣地。
一、意識形態的課堂育人路徑
高校把握意識形態的教育路徑,務必要以課堂作為育人的第一路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一系列黨的重大思想理論為主體,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傳播學、教育心理學等學科理論,透過高校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現象,看到學生思想政治的真實水平和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鑒定信仰和執著追求,通過一系列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師生課堂討論、小組交流、分組展示等的課堂創新形式驗證學生思想政治的實際吸收效果和理解應用水平。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神內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旗幟方向,是黨和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的根本價值追求,是中國人民、中國道路、中國理論的內在靈魂。堅持意識形態的課堂育人路徑,必須從始至終的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課堂教育的靈魂關鍵,廣大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們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觀點,培養學生們形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原則。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融入到高校的課堂教育教學之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校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為準備課堂素材、設計課堂流程的原則,為課堂樹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教育方向、中國風格的教育原則。堅持弘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的理論成果在課堂的內容比重,鞏固黨對高效課堂的領導權和把控權。
二、意識形態的實踐育人路徑
高校把握意識形態主導權的教育路徑,要開展積極的實踐活動來培育和涵養學生對思想政治的理解和領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要把這些重要精神資源和珍貴思想寶庫貫徹到實踐活動中去。通過開展學雷鋒活動、植樹活動、敬老愛老活動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水平和能力,讓學生繼承到中華文化、傳統道德、禮儀制度中優秀的部分,樹立學生高尚的精神素養和文明的禮儀風尚,提升學生的實踐行為和動手能力,調動起全校師生對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自愿的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擁護者、踐行者和傳播者。
創新高校意識形態實踐育人路徑,不斷挖掘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供實踐操作、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路徑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帶領學生深入實踐、實地調查、探索研究的工作,提升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心的能力,在實踐中得真知,通過實踐來驗收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水平和成效。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實踐中鍛煉人,磨礪人的意志,培養人的性情,真正地把意識形態教育工作落實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成才的過程中去,一點一滴地灌輸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要加大高校思想政治領域的學術研究者、專業知識分子對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實踐的專業指導,加大黨的組織對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實踐的政治領導,加快培養出一支為提升實踐工作服務水平、創新意識形態教育實踐的實踐工作隊伍群體,發揮他們作為中堅力量的作用。通過教育實踐整合高校全體師生的思想和利益,激發對思想政治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在潛移默化的實踐熏陶之中產生自由自覺的認同,培養對社會主義的共同價值追求,擁有堅定的意志和自覺的行動,順利實現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培養目標。
三、意識形態的管理育人路徑
高校的意識形態教育工作要自上而下的開展,做好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政治培養工作,加強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質量是高校把握意識形態主導權,做好管理育人的中心環節。把握好管理育人的方法,對癥下藥是工作的關鍵。針對不同的受教主體,采取不同的育人方法,既要靈活有效又要保證教育的原則和方向不偏離社會主義高校的管理方針。以高校管理工作者和在校大學生為主要教育對象,只有培養原則正確、立場堅定的管理工作者,才能把控好高校日常工作的方向,培養出有利于國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會的人才。
從高校的管理層面入手,加強意識形態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加強高校的組織領導,創新高校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切實提升黨對高校的行政管理和政治領導,加強對高校管理層的思想領導、組織領導、政治領導,讓黨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和把控權,加強黨對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宏觀領導。堅持黨管干部、黨領導干部、黨指揮干部的原則,在高校管理層的選拔任用過程中把意識形態水平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實現高校系統下的黨委統一領導、各基層黨組織協作配合的行政管理體制,創建高校大學生思想防范機制和及時糾正機制??疾旃芾砉ぷ髡吆透咝W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理解,他們的生活質量、宗教信仰和思想動態,對一些熱點和焦點問題,管理者可以通過座談、問卷、談心等方式及時溝通解決處理,行政管理部門要有的放矢采取科學的管理方式,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管理,要提升高校管理的全局性、針對性、時效性,發現問題高效解決,出現錯誤及時糾正。鞏固并不斷創新一系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政治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
四、意識形態的環境育人路徑
高校把握意識形態主導權,最終目的就是要培育出具有高度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素養的校園環境,利用校園環境熏染和陶造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人才。高校要努力打造出科研水平高、學習氛圍純、思想觀念正的校園環境,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創造良好的思想環境和學術環境。培養意識形態教育良好的校園環境,高校要積極構建意識形態工作生根發芽的成長環境。守護好校園環境的根脈,在大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立德修身成才的過程中扣好人生路上的第一??圩?,培育學生的精神理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失做人的根本,才能在未來的職業規劃和家庭幸福中實現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高校要綜合利用課堂內外、校園內外、學術內外等各種環境,注重觀察研究學生在不同環境下的行為表現,培養學生無論在何種環境下都要鑒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原則,堅決維護黨、國家、人民的利益,處理好利益分配的問題,舍小我,顧大局,人生才能有長遠的發展。把教學相長的基本方法貫穿到環境育人的始終。在意識形態環境育人的路徑之中,積極總結實踐經驗和成果,觀察和思考高校意識形態教育路徑中的優秀成果和范本,總結高校意識形態環境育人工作的規律。只有構建出建文明、有愛、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才能培育出高校的立德樹人、凝心聚力的價值底蘊。
五、意識形態的網絡育人路徑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互聯網技術橫空出世,人類社會也由此產生深刻變革。高校把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必須要把控好網絡領域的堅強陣地,既要看到互聯網給意識形態工作帶來的沖擊,又要看到互聯網技術、新媒體等可以為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便捷的優勢。面對網絡環境給意識形態工作帶來的問題和挑戰,高校要堅持繼承傳統,結合創新,既要管控又要引導。對于網絡信息技術可以為意識形態提供高效服務和便捷傳播的一面,高校要建立網絡育人的體制機制、開辟思想政治教育老師進行網絡教學的渠道等,為高校網絡育人的意識形態路徑服務。
高校意識形態網絡育人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培育“互聯網+”的創新思維等一系列社會熱點,把握社會風尚,引領社會思潮。綜合運用新媒體技術,創辦“紅色”網站、黨史專題網站、核心價值觀教育網站,創新網絡傳播和運行的平臺,開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新天地。通過德育專題網站、校園文化論壇、學生交流平臺等網絡媒介,專職輔導員工作日志、時政熱點評論員、專職言論監督員、信息傳播管理員等隊伍,形成系統化、專業化、理論化的高校網絡育人路徑。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公開發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學生意識形態問題的思考和感悟,形成高校獨具特色的網絡育人屬性,發揮高校的學術引領和育人職能,鞏固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的網絡陣地,推進高校網絡的文明和諧傳播,開拓校園網絡輿論宣傳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朱繼東.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學習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J].黨政研究,2017,2.
[2]吳晶,胡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中國高等教育,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