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艷
摘要: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話題和交際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運用教材,讓英語教學更具直觀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創造力的整體發展的一種教學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英語;有效
情境教學法理論依據主要有三點:
第一,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強烈的求知欲,愛幻想,思維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的特征,他們不喜歡單一、刻板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創設具體、直觀、靈活的語言環境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語言的習得規律。語言的習得不是從詞形與語法規則入手的。語言是在語境中學習,在應用中掌握的。情境教學符合語言獲得的規律,語言獲得環境論認為,兒童不是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語言,而是在交往中學習,社會交往說代表人物布魯納強調交往對語言獲得有決定性影響。所以,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中就應該遵循它,在語言課堂中創設具體的語境,設計真實的語言交流,使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語言。真實的語言環境有利于語言的學習,交往的需要更加速了他們對語言的學習和掌握,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有意識的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的外語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三,學生的學習規律。情境教學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有意識心理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積極的、有創造性的學習,使整個身心得到和諧發展。小學英語教學處于一個啟蒙、入門階段,系統的語法學習尚無必要,語音語調的訓練及日常用語的掌握仍是主導。情景教學把簡單刻板的教與學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實境中,它拆去傳統教與學的樊籬,讓師生和諧地融合為一體,在歡樂、活躍的氛圍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化抽象為直觀,化刻板為生動,幫助學生尋找到掌握英語學習的捷徑。
那么,該怎樣運用情境教學法呢?在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我搜集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運用情境教學策略的材料,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
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造一種悅目,悅耳,悅心的英語交際情境,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圖文并茂,讓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邊看邊聽,積極參與對話,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語言交際活動。如像TV、VCD、CAI等不僅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環境,而且能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在現代電教化設備創設的情境下,讓學生多看,多聽,獲取最大的信息量。
二、用語言描述,引入情境
教學中,教師可用簡單易懂的口語,作繪聲繪色的描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例如:在講動物的單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老師可以一邊用幻燈片放出動物園的圖片,一邊播放出悠揚的音樂,然后帶著孩子們進入這節課的學習“This is a zoo. Lets go to the zoo.”同學們看著畫面,聽著講述,就會完全融入了課堂教學。
三、利用動作,表情等體態語言,展現情境
在交際活動中,動作,表情等體態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有很強的暗示性,有利于組織教學;它有直觀性,便于學生理解;它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運用各種生動傳神的表情,形象的語言和演示動作來描述事物,力求逼真,幫助學生理解,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教師的教態在課堂上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能對教學情境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作用,教師可通過自己的表情、動作讓情境的表現更加準確、豐富,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學生獲得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不在感染著學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
四、利用表演,體會情境
在所學課文內容基礎上,結合課文中有關日常生活內容,利用所學句型進行帶有創造性的表演,引導學生進入“生活”,讓學生自己創造情境,積極思維,豐富想象。在運用語言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設計游戲情境,寓教于樂
設計學生喜歡的游戲情境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好辦法,使學生樂而好學。在課堂中創設情境的具體方法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多種方法,融會貫通,并且要考慮具體的情況,從實際出發,所創設的情境要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緊密聯系而且要自然,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如:學習Where is/are…?Is it in/on/under…?時,用藏物猜地點的游戲,學習What's this?It's a…時,用蒙眼摸物的游戲等。游戲的趣味性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做,學生的參與意識強、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六、整合多學科優勢創設情境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要博采眾長,吸取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的長處。這些學科具有直觀趣味性的特點,能夠讓英語的學習過程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生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體育課上學生可用“come on!Come on!”來為比賽的同學加油。音樂也可以大大的促進小學生的興趣,運用音樂課堂上學生熟悉的樂曲,我們可以用換詞法來進行教學英語歌曲,學生會更容易掌握,也更有興趣學習。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以活動為載體,激活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產生仿佛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深語言信息輸入,產生語言內化,做到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學好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