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玉立
摘要:中職會計教學必須面向實際開展教學工作,面向實際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的培養以提高辦學水平;必須從中職會計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出發,更新會計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措施進一步做好會計教學工作。
關鍵詞:中職學校;會計教學;問題;實踐
一、目前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當前我國職業學校生源質量低下
眾所周知,在高考持續幾年擴招后,中職教育跌入低谷,生源嚴重不足,中職學校招生也就不考試了,只需年齡在14周歲以上就可入學,這就導致中職生源質量明顯下降。
2.當前我國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從中職會計類畢業生歷年的就業單位和就業崗位看,中職會計類畢業生首次就業去向主要為中小型企事業單位,會計業務量少,業務處理相對簡單。就業崗位主要為出納、材料會計、輔助會計等,這些崗位突出動手能力,但對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業務處理能力要求較低。
3.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方法陳舊
對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學生來說,動手能力強是他們與財經類高校學生競爭的主要優勢,也是他們在社會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論教學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響著職業中專教育,這無論在課程設置、教學課時安排,還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都表現得很明顯。盡管職業中專學校會計教師已認識到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還存在著對會計實踐性教學這樣那樣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會計實踐教學存在較大的缺陷。
4.教材的設置不適應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
有些課程的開設超越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圍,且有可能在他們畢業之后并不能派上用場。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初中畢業生。年紀小,缺少社會生活經驗,對于經濟方面的常識知之甚少,且學習能力不是很強。
5.教學方式和手段落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不多
存在著“教師念講義,學生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后全忘記”的現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不夠,實驗室建設與實踐基地建設嚴重滯后,甚至沒有實驗室與實踐基地,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簡單化,只注重書本知識傳授,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注重職業教育,卻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6.師資水平跟不上
按照國家對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尤其是雙師型教師的規定,必須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在生產一線工作五年以上,經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合格,方可任職。可現實是:大部分會計專業老師,是從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直接分配到中職學校任教,理論和實習課一肩挑。
二、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中可采取的相關策略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面對中職學校質量低下的初中畢業生,他們沒有什么生產生活和社會經驗,對于較多的會計專業理論肯定會感到晦澀難解,因此,對會計知識的學習不會有多大興趣,他們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學好會計專業課程,必須先要讓學生對它感興趣。之后,逐步引入會計的完整概念,做到深入淺出,激發學習興趣。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知識劇增,學校的學習只能選取最基本的知識,解決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的培養,而要適應甚至領導快速發展的社會的腳步,僅靠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回顧我們實際用到的知識,絕大部分都是我們走出校門以后通過自學得來的。所以,作為老師不僅要講授課本知識,還要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2.更新教學理念,理論與實踐并重
理論可用來指導實踐,同時又可以為學生今后考會計職稱,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但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提供能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操作型、應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學時我們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同時也要重視實踐教學,學以致用,并能強化理論知識的學習。根據中職會計專業就業多的崗位如出納、材料會計、輔助會計等,可專門設置相關的崗位實訓操作,讓學生在實訓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崗位的要領,便于以后能迅速適應并勝任各崗位。
3.優化課程設置,以就業為導向,適應市場需求
職業教育是直接為就業服務的教育,但現行會計專業教材是根據會計制度及行業共性編寫而成的,這類教材具有普遍性而缺少用人單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課程教學中忽視了地方經濟特色對會計的影響,造成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會計實務處理能力不滿意,就業競爭力下降。為此,我建議應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針對現代企業中出現的新崗位和原有崗位的數量、質量及規格要求,以會計專業發展和從業需求為前提,緊貼學生的發展實際,及時編寫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的具有職教特色的會計專業教材,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和實踐性,增強學生適應崗位群的能力。
4.高度重視實訓教學
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知識可能不如普通中學的學生,但動手能力一定要多加鍛煉,使學生畢業就能很快“頂崗”,這也是會計專業實訓課程開設的目的。在開設理論課的基礎上,必須同時要求進行實訓。因此學校應該克服“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輕實訓”的教育觀念。
5.改善實踐教學環境,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進來。
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純理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要改革。作為專業課教師,要把理論聯系實際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學中不能搞滿堂灌,應因地制宜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6.培養高水平的“雙師型”會計專業教師隊伍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會計專業教師既要通理論,又要具備豐富的財會工作經驗。為此,學校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實踐指導教師的理論進修和對專業理論課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培訓力度,使教師首先掌握財務管理軟件的操作及應用,并鼓勵教師參加職業資格鑒定考證,實現向“雙師型”教師的轉變,從而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然而,教學改革是項系統工程,必須從整體出發,著眼于學生具體會計崗位能力的培養,以社會需要和會計崗位必備的業務技能為基礎,突出會計專業的實踐性、實用性,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掘學生的潛能,把中職會計學生培養成具有“雙證”的優秀會計中職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