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霞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現代教育確實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施素質教育中有著傳統教育手段無可比擬的優勢,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的優點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充分利用就顯得十分有意義,但是現階段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仍存在不盡人意之處,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并加以重視和解決,對更好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創新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32-02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F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素質教育的實施開辟了新天地,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發展平臺。因此,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第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和書本都是權威,學生只是識記知識,從不質疑知識的正確性,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思維惰性,難以形成創新思維習慣,更不用說培養創新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后,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增多。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去主動發現信息,獲取信息,選擇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這樣一來,學生逐漸擁有了質疑精神并且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通過文、圖、聲、像等形式將各種教學信息有機結合在一起,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深奧的理論形象化,復雜的知識結構直觀化。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很快就進入了老師設置的情境之中,有利于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接收教學信息,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應該說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當前在教學實踐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正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無疑會使課堂豐富多彩,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了可能。但是現代教育技術在實際運用中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主要表現在:
第一,教育方法沒有根本轉變,沒有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思維還沒有徹底轉換過來,教學方法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從近幾年課件制作和使用情況反饋效果看,現在的多媒體課件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忽略了學生主體和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揮出現代教育技術在培養學生素質中應有的作用。
第二,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參差不齊,許多現代教育設備利用率比較低。
當前盡管各單位的老師都參加了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技能培訓,但教師的計算機水平仍不容樂觀,課件制作等比較重要的技術掌握不熟練。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遠遠不夠。
第三,基于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的探究性學習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
由于受到考試這一最終的評價體制的限制,老師布置的具有研究性的作業極少。應對考試的重復性作業占用了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也就被擠掉了,沒有思考何談創新!
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思考
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適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趨勢,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F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得教學的中心由“教”轉變為“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其次,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全面提高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和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教師的素質特別是信息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參加培訓掌握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操作技能,教學軟件的設計、開發和制作等技能,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最終將現代教育技術更好的用于現代教學之中。
最后,改革評價理念和評價體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主要是看考試結果如何,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信息搜集迅速、及時,能準確反映教學的實際情況,因此教學評價既可以是面向結果的評價,也可以是面向過程的評價。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角度來看,形成性評價比終結性評價更為重要,它能使學生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http://zixue.blogdriver.com/zixue/1063974.html
[2]吳國慧.《網絡環境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
[3]徐光善.《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應用中的現狀分析及調整對策》濰坊學院學報 2004年11月第6期
[4]田甜.《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7年第8期論
[5]韓衛國.《現代教育技術推動下的教育理念創新》黑龍江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