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遠
【摘要】古典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也是詩人“言志”的一種主要形式,更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情操與語文素養的重要素材。古典詩歌中的情懷,可震撼學生、打動學生,從而實現熏陶情感、認同文化的目的。但是,當前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還沒有很好掌握高中語文古典詩歌“言志”的教學技巧,從而難以充分發揮古典詩歌的各種教學價值。本文就高中語文古典詩歌“言志”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典詩歌 言志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44-02
古典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明珠,是幾千年傳統的精神精華,其滋養了數代文人學子,是中華民族優良精神的源泉。通過“言志”類古典詩歌教學,可讓高中生在潛移默化與熏陶中感受到詩人對祖國由衷的愛,可教會高中生很多人生哲理。但是,由于一些高中語文教師沒有很好掌握“言志”詩歌教學方法,導致古典詩歌在精神熏陶、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古典詩歌“言志”的教學效果,是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體悟意象,捕捉內涵
“意象”是研究古典詩歌的專用詞匯。具體來講,“意”指的是詩人的主觀情感,“象”指的是詩人的客觀物象感受。古典詩歌從字面來看都是字與詞恰當連綴而成,是各種意象的有機組合,詩人正是利用意象思考與體悟生活的。通常情況下,意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高中生只有借助仔細揣摩意象,從而精準把握其中的“志”。
人教版高中語文《雨霖鈴》中有這樣一句“楊柳岸、曉風殘月”,如果高中生能捕捉到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三個意象,就很容易體悟出詩人把個人的離愁別緒滲透到上述三個意象中,從而營造出一種傷感、凄清的藝術氛圍。楊柳岸、曉風、殘月其實都是“無情物”,然而在詩人愁緒滿滿的眼中,都是“情語”之物。“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非常容易打動人、感染人,究其原因,是因為詩人將楊柳、曉風、殘月這幾個極易觸動讀者離愁別緒的意象融合成了一幅畫,而這個畫面可勾起離人的傷感事,并產生深深的孤獨感,從而更加渴望與親人朋友團聚,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再比如,人教版高中語文中的《聲聲慢》這一古典詩歌中的雁、黃花、梧桐、細雨等意象,均涵蓋有豐富的內涵。作者李清照在寫這首詩時正處于年邁無奈凄苦的狀態,當看到成群的大雁從空中飛過時,就覺得大雁尚且能南來北往,自己卻孤苦無依。
在日常的高中語文經典故事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積累常見的詩歌意象的內涵,使得學生在教學中更容易地借助意象的內涵更好把握詩人寄托在意象中的情感與思想,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與審美水平。
二、感知意境,體味思想
古典詩歌都是作者的心和物、情和景有機交融而創造出來的,屬于感性形象中的一種。詩歌的意境千姿百態,有些凄婉悲涼、有些絢麗纖細、有些壯闊雄偉,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結合詩歌中的信息恰當感知意境,才能體味到蘊含其中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語文中的《登高》,詩歌的最前面四句描述的是蒼涼的秋景:疾風的怒吼聲、猿猴的哀鳴聲,渚清沙白、飛鳥影入寒渚、樹葉凋零、江水涌流,構成了一幅深秋季節凄清的畫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生特點及詩歌的意境,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或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想象 ,讓他們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景,從而與作者進行情感交融、心靈溝通?!兜歉摺返淖髡叨鸥褪前言谝饩持腥谶M了自己的藝術才能、理想、個性與思想等內容,把自己的“志”也寄托到了詩歌特有的意境中。這也正是這首詩耐人尋味、情意深遠的主要原因,既可讓讀者產生美的享受,還可對讀者產生多種層面的思想與情感啟迪,通過教學活動可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因此,在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教師應恰當引導學生學會發揮想象、體會意境、捕捉意象,從而順利進入作者營造的無限的藝術空間中,最終精準體會詩人對生命與自然最真切的訴說與感悟。
三、反復誦讀,體味情感
古典詩歌的典型特點是具有音律美,平仄交錯、跌宕起伏,富有節奏感。學生只有反復誦讀才能體味出其中的節奏與情感,才能精準把握詩人的思想意識。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詩經·衛風·氓》這首古典詩歌,主要是對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起伏過程進行了分析,讀者可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明確體味到。該詩歌的第一章節,音調纏綿中還有些許的渺遠之韻,在平順中還可窺視到惻然之感,在誦讀過程中可讓讀者感覺到似乎聽到了詩歌中主人公的絮絮話語,這其實就是詩人對久遠往事回味之后產生的惘然若失的情感。隨著回憶的不斷深入,詩人也更加忘情,這就使得詩歌的音樂節奏也隨之更加熱烈。接著,觸物傷神、樂極生悲,夢中驚醒。第三、第四章中長歌當哭,表現出詩人感概情愛一去不復還的深重痛惜。于是,第五章的第一部分的旋律就很急促,細細讀來似乎可聽到經久不息的切責之聲。
因此,教師在古典詩歌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誦讀方法,借助反復誦讀的方式品味出詩歌中的凝重情感與深邃思想,以便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涵。
總之,經典詩歌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核心內容,其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審美情操、愛國情感、品德意識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因此,教師應扎實掌握古典詩歌“言志”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顯著優化教學質量,最終為古典詩歌教學價值的充分發揮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倩.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古典詩歌選編及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凌小瓊.比較法在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文本細讀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5.
[3]閆輝.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情感目標的闡釋與實施[D].天津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