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嬌
【摘要】“少教多學”強調引導、啟發教學,加強課堂實踐環節,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而這種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小說、說明文教學中的應用,對突破教學陳規、開拓新的教學思路有重要助益。
【關鍵詞】“少教多學” 初中語文 小說教學 說明文教學
【基金項目】本課題為作者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課題批準號:FHB11006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60-01
小說與說明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體裁,對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少教多學”是一種注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小說與說明文教學中的應用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人教版初中語文共有小說14篇,所選篇目或者是長篇節選,或者是經典短篇。其中4篇來自《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中的著名段落,1篇來自《儒林外史》,5篇國外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度的經典短篇小說,4篇是中國現代文學小說的經典與當代文學中的小說代表作。可以看出,小說篇目均勻分布在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體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教材旨在讓初中學生通過語文這扇窗口廣泛地了解小說的魅力。以《故鄉》為例,我著重樹立學生的自主意識,促使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研讀課文,用自身的體驗和情感去解讀課文。為了面向全體學生,在設計預習題時充分考慮問題的難易度,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參與自主學習活動。除了按教材預習提示要求預習外,另加以下預習思考題: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故鄉》的故事情節是怎樣發展的?線索是什么?故事情節是怎樣敘述的?對照小說中三個人物形象,想一想作者又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小說深刻的主題思想是什么?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能較好地理解小說的內容,并對文中的疑點、空白點、爭論點進行創造性思維與探索,使不同個性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相應的激發。
再如《孔乙己》的教學,我也采取了啟發、引導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走進這篇魯迅先生最喜歡的小說。在進入課堂教學前,我給全班同學布置了預習作業,搜集古代科舉的資料,分別以古代科舉的發展歷史,古代科舉者科舉等級等主題布置給全班同學。在實際教學中,我讓班里同學以小組的方式講述它們收集到的關于科舉的情況,然后我把孔乙己與丁舉人放置到古代科舉環境中進行講述。然后我請全班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做到全班每一個同學都有扮演角色的機會。然后我把孔乙己與丁舉人在對比中講解,每一種對比我都以啟發式進行。讓學生們查找兩個人的不同,進而歸納概括兩個人的性格精神特征。總結出孔乙己性格的可悲與可貴同在的性格。丁舉人的可鄙,孔乙己周遭人的可惡,這才真正說出科舉對人的毒害,因為它讓一種阿諛奉承、趨炎附勢成為一種國民性格。這才是真正的悲劇,這也是魯迅創作這篇小說的真正原因。
新課改一個明顯的標志是“淡化文體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打破以往從“抓特征、理順序、明方法、講語言”入手,不斷地強化說明文的文體特征的“八股”教學之路,改變以往說明文課堂學生不愿學、教師不愿教的一潭死水之狀。要形成說明文閱讀教學的有效課堂,使說明文教學變得鮮活靈動,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習體驗,談談本人在說明文課堂實現“少教多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初中說明文篇目一共有14篇,《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與《綠色蟈蟈》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篇目。首先,注重方法指導,培養理解與提取信息能力。
1.從文章重點段和關鍵語句入手,把握說明對象特征。在閱讀說明文時,注意指導學生尋找重點段落、重點語句。在重點段中大都會有一些概括性語句,或概括上文的說明內容,或引出下文的說明要點,抓住這些語句,就等于抓住了說明對象的特征。如《蘇州園林》一文中:“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句話就強調了蘇州園林是一個完美藝術整體的特點。2.從分析材料入手,分析歸納事物特征。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這段文字運用了列數字、分類別、引用等說明方法,突出了趙州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課文教學結束后,我引導同學進行了寫作訓練,讓他們把《中國石拱橋》體現出來的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學校前面的滿都海公園樹木茂密,風景優美,也有很多假山涼亭。我就布置了《呼市滿都海》的作文,首先提示他們要寫得準確清楚,對滿都海的方位、主要景觀都要做出說明,體現說明文的特點,其次強調要以趙州橋的說明為范例進行模仿,但不能死搬硬套。3.我強調對于滿都海公園長亭的描寫一定要抓住特征想清楚應該從哪些方面著眼,想好了,列出提綱,課后成文。經過這樣的啟發引導工作,同學們覺得寫作說明文不難了。
當然,說明文的特征、順序、說明方法等知識不能忽略,而且更需巧妙地實施于教學之中,因為這些方面的掌握更加易于學生對說明性文章的理解,更加能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去讀科學的文本。關鍵是我們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才能實現教師少教學生多學,讓說明文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變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