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方面的一門重要學科,計算機網絡的教學成效要求較高。而實際中計算機網絡教學效果卻不甚滿意。文章中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要求,研究計算機網絡課程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方面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網絡課程 教學方法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資助課題《應用型本科院校綠色課程開發研究》,課題號:XJK17BZY059,主持人:易素紅。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244-02
目前我國本科院校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到教學的成效,學生不僅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而且操作技能水平低,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都跟不上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因此,文章中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人才的教學要求,研究計算機網絡課程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方面的改革措施。
1.本科院校中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應用型本科和傳統本科院校是不同的,在培養人才方面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于“應用”二字,也就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應用方法。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學中,要求以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作為指導,積極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體現其實踐教學的教學核心。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網絡課程中,要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他們在計算機網絡方面的應用水平,必須要有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而實際上,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教學成效甚微,難以達到學校的人才培養要求。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常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1教材內容相對滯后
計算機是發展速度比較快的學科,其內容在不斷更新,新的技術也層出不窮。但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材制定有一定的年限,相對于當下的計算機發展程度來說,比較滯后。將這些教材用于教學中,學生無法學到最新的計算機網絡知識,也沒有學到最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因此,這些教材內容明顯滿足不了學生的要求。
1.2教學方法比較落后
在計算機教學中,通常教師都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規地進行教學。實際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能夠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但教師在教學時,教學方式落后,使學生獲取計算機網絡知識的途徑比較單一。因此,落后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
1.3教學設備設施不足
學校的教學設備購進有一定的年限。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關于計算機網絡的設備不斷更新,功能更加先進和齊全。相對于計算機網絡新設備,學校早年購進的設備比較落后,甚至有些設備是教學的內容之一。教學設備的落后導致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實驗課程中,學生的實驗內容和實際有一定差距,不能真正提高學生在計算機操作方面的能力。
2.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
2.1更新教學的內容
鑒于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材比較落后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最新內容應用到教學中,解決教材落后的問題。由于教材的重新編寫需要時間,很難跟上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速度。因此,如果教師一味地等待教材內容更新是不現實的。而相對于等待教材更新來看,教師主動優化教學內容,更新教學內容,直接將計算機網絡中的最新知識、技術來教導學生是可行的做法。從計算機網絡課程來看,現階段流行的新技術有云計算、大數據、無線局域網等等。已經淘汰、落后的內容有幀中繼、X.25等。對于落后的技術、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學習,或者一點即過。對于新技術,教師要著重講解。計算機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網絡,教師可以從網絡上獲取這些知識,并將其運用在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到最新的內容、最新的技術。
2.2構建專用學習平臺
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性強、知識點多,有限的課時很難讓學生真正掌握,還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鉆研、學習。為能夠滿足學生的進一步研究和學習的要求,教師可以采用構建專用學習平臺的方法,將教學內容上傳到學習平臺中。在課堂上,由于時間有限,有些知識內容教師會一點即過,有的甚至沒有時間講解,教師還可以將這些內容上傳到平臺中,讓學生自己鉆研。另外,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在平臺中直接問老師,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個別指導突破地域、時間的限制。總的來說,課堂教學與學習平臺能夠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來提高教學成效。
2.3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學生的興趣點是不同的,總體來講,學生比較怕難掌握的內容,對容易的內容興趣較大[1]。要真正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無論難、易,學生都要掌握。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方式的角度來說,傳統教學方式比較枯燥,而且單一,輔助工具少。現階段,很多工具都開始運用到教學中,并獲得學生歡迎和喜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教學輔助工具,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學成效。目前很多新型教學方式不斷運用到課堂中,例如翻轉課堂教學、微課教學、項目驅動法、問題導向式等。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在編程方面,教師可以用微課教學、翻轉課堂方法來進行,其中微課就是教師將教學內容制作成精短的視頻,學生觀看視頻進行學習,翻轉課堂實際上是傳統教學順序的翻轉,轉變成為學生先學習,教師后講課的順序,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模式同時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成效。另外,在教學輔助工具方面,可以利用的有多媒體、網絡終端(手機、電腦)等。在教學中,如果教學工具過于落后,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利用最新教學工具、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其技能水平。
2.4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計算機網絡課程與理論性的課程不同,其更加注重實踐。在實踐中,由于學生知識掌握水平有限,而實踐通常需要綜合多種知識,學生常因知識面不夠廣泛而遇到各種實踐難題。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增進互動,使學生有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另外,師生互動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并進行針對性指導。尤其是在實踐方面,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實踐中遇到的困難,進而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水平。
2.5注重對職業資格證書方面的教學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2]。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較高的要求,而職業資格證書是體現學生能力的證件,也是學生之后在社會中就業的敲門磚。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在職業資格證書方面的考取。對于計算機網絡的學生,他們所需要考取的證書有思科認證網絡工程師、網絡工程師等。學生缺乏考取這些證書的經驗,往往不知如何進行學習、復習。教師要在教學中,對于與證書相關的內容要著重講解,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學習、復習,幫助學生通過相關證書的考取,提高學生的自信。學生有職業資格證書在手,更加積極學習,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水平。
3.結束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重在“應用”二字,也就是說其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中,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于實踐方面的教學,側重于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教師應不斷豐富教學方法,積極利用新的教學模式,完善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秦利波,宋言東. 應用型本科院校網絡教學平臺構建模式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2015(3):76-83.
[2]任洪慶. 應用型本科院校《網絡應用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福建電腦,2014(4):65-67.
作者簡介:
易素紅(1972.5-),女,湖南瀏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