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玲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在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方法:選擇人性化護理管理前后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次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管理能夠顯著提高護理管理的護理質量,提高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意義。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護理管理;應用
【引言】:人性化管理是將人性學理論應用于管理,其核心是為提高人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人的創造能力,從而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標。護理管理工作中需要應用人性化的管理,對護理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并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從而使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有所轉變,工作積極性得到提高,改善護理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旨在探討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及效果,現報告如下。
1、數據與方法
1.1一般數據
選擇該院自2016年1月開始實施人性化管理后收治的12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61.42±11.78)歲;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60例,神經系統39例,內分泌系統21例。選擇此前未實施人性化管理時的12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2.19±11.24)歲;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61例,神經系統41例,內分泌系統1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因精神障礙、特殊重大疾病等不能完成此次研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加,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對照組護理人員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并且對其進行護理技能考核。對觀察組護理人員進行人性化護理管理,具體如下。
1.2.1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護理管理人員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而護理管理人員則應該以正確的管理理念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讓護理人員能夠在進行護理工作時,將人性化管理理念護理工作的始終,立足于患者的角度,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和對護理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此外,護理管理人員應該樹立“榜樣觀念”,以身作則,完善護理知識體系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護理專業水平,以較高的工作能力對其他護理人員造成良好的影響,激勵其他護理人員不斷完善自我。最后,護理人員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創建和諧良好的工作環境,進而打造良好的醫院工作氛圍。
1.2.2完善人性化護理管理制度
在醫院的制度管理中也應該進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并同時確保管理制度具有人性化。基于此,醫院的管理制度應該立足于醫院的發展,根據醫院的發展需求,對醫護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其次,管理制度應該具有創新性,要能在滿足護理人員的內心需求的同時,也要讓護理人員部隊工作有所懈怠。最后,制定激勵制度,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讓護理人員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狐貍工作中,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
1.2.3激勵機制的建立
為了提高護理管理的有效率,可以在管理的過程中采用適當的激勵機制,遵循多勞多得的原則,確保護理管理的公正性與公平性,每個月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獎金激勵的方式對護理工作質量高、責任心強的護理人員進行鼓勵,將其他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對于入職時間較短的新職員,護士長要以其工作能力與個人性格特點作為依據,幫助其制定一個合理的護理目標,對護理目標完成的質量與時間進行規定,在護理人員工作完成合格的情況下,要給予其適當的獎金鼓勵。
1.2.4排班彈性化
為了保障護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人員應該嚴格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以護理人員的個性特點作為依據,對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確保護理排班的彈性化,避免護理人員長時間工作,進而產生疲勞感。在護理工作量較大的情況下,可以將護理人員編制適當增加,在工作量較小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護理人員休假。除此之外,在排班方面,要給予護理人員適當自主權,使其共同參與到排班表的制定過程中來,如果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遇到了特殊的情況,則要與護士長進行交流與溝通,對其交換班進行合理安排。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比較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在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責任心、技能熟練程度、處理突發事件能力、護患溝通能力和書寫規范性均得到了顯著提升,且與未實施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比較
兩組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比較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院的護理模式也在不斷變化,為了改善醫患關系,需要針對醫療技術要求以及患者的自身需求對護理管理進行調整。人性化管理模式以人為本,重視精神、心理關懷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的作用,凸顯出人文精神關懷的本質。醫院護理管理是當前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醫院發展的必然趨勢。人性化管理模式不僅體現在護理人員的優化配置,還體現在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上,改善工作環境,參與管理,加強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人力資源的效益得到充分發揮,為醫院創造更高的價值。
該次研究通過比較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前后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其結果顯示,在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責任心、技能熟練程度、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均得到了顯著提升,護理滿意度也明顯提高,且與未實施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說人性化護理管理顯著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增強了護理過程中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是一種具有重要應用意義的現代護理新理念,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紅櫻.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國小區醫師,2016,32(1):195-196.
[2]陳杰.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47(4):49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