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宗華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網球運動在當今時代下越來越多的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尤其是一些高校的學生,網球運動的普及以及普修課的大范圍開展,為他們學習網球提供了一系列優越的條件。但在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文主要從高校網球教學過程的特征入手分析,由點及面,由深入淺的有針對性的去優化網球教學過程,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更好的去接受偏向于社會化以及有利于終身體育形成的教學內容。使教學環境與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從而在技術和綜合能力上促進學生的進步。
關鍵詞 網球運動 高校 教學過程
一、高校網球教學過程的特征
(一)復雜性與重復性
首先從學生層面來看,從零基礎到二人能夠對拉起來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網球運動自身存在的難度加上初學學生對并不熟悉的網球的接受過程,會讓學生感覺學好網球并不簡單,然而對教師來說也無疑是一個復雜的教學過程。因為網球對于學生腳步的靈活性要求很高,但是步伐的移動又和對來球的預判緊密相連,教師單純的語言描述與動作示范不能代替學生對動作技術的進一步掌握,因此教師需要尋找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教學過程本身的周期性特點讓網球教學增添了重復的特性,對高校網球普修學生來說,學好正反手以及發球技術是關鍵的環節,可能在教學過程當中課程內容的設置更多的是正手反手以及發球的多球循環重復練習,因為網球的單個技術的掌握需要長時間重復練習的積累,這種重復性可能會讓學生對學習網球的興致大大降低。
(二)合作性與競爭性
在網球教學過程當中會頻繁性的需要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師生之間的合作性體現在學生幫助教師做示范以及課上教師和學生的良好配合以達到教學效果等,在課堂上,良好的合作關系對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以及學生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學生之間的合作性主要體現在練習過程當中,比如一人打球一人喂球,兩人之間的對拉球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觀察二人搭檔之間合作的是否有效率,是否默契,技術水平是否相當,因為課堂上很容易出現學生之間分歧比較大以及性格不合的現象,所以在開課之后的前幾節課內,盡量幫學生選好適合自己的“合作伙伴”。
有合作當然也會存在著競爭關系,當學生大致掌握了正手反手技術動作之后,不論是在課上練球的對比還是在一些小比賽中的勝負都關乎著學生之間的競爭性,而這種競爭性是一把雙刃劍,有的學生在比賽中愈挫愈勇,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虛心向他人請教,于是進步的特別快,也存在一部分學生由于個人心理,技戰術的欠缺等各方面的因素可能在比賽過程中發揮失常,自信心會受到打擊,產生自卑心理,導致后邊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大大減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的運用這種競爭性在一定層面上會對學生形成一定的保護作用。
二、網球教學過程的改革策略
(一)“小家庭”模式教學過程
在新授課之前,整個教學過程統一采用分組的教學模式,由單純的二人一組轉變為四人一組,這四人通過自己組合就成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個“小家庭”,成員之間共同進步,遇到困難互相幫助,共同解決。玩的特點就是要從這一個個的“小家庭”入手,傳統教學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當然是不能分離的,但是要想讓課堂充滿凝聚力與吸引力,首先需要學生有一種不甘落后的態度,刻苦訓練的決心以及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當小家庭與另外的小家庭去PK時必然會使學生產生一種無名的小壓力,促使他們積極的去學習,而教師也在無形當中為課堂效率作出了貢獻。
用學習網球正手擊球為例來詳細介紹一下“小家庭”模式,當教師講解完動作之后,四人一片場地開始練習,沒有固定的二人搭配。教師講完具體的動作后,四人一組開始練習,然后課的結束部分進行小競賽,看哪一組的擊球質量更高,動作更準確,最后由教師和另外的小家庭進行評價,并記入學期末的考核成績。
(二)課程具體化,分類化
將每一個星期的課具體到取名字上,比如周一的游戲課,周三的競賽課,周五的步法課等,當然這是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教師會提前將下一節的課堂內容告知各個小家庭組長,然后每個小組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結合課上即將學的內容以及技術去組織充滿趣味性的游戲,競賽等,每一組的設計都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當他們自己設計的內容在課上真正的得到檢驗取得成功并得到教師的肯定時,這種收獲是無可厚非的。
(三)對教師進行教學技能傳授方面的培訓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想優化教學過程,對教師的培訓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教師有一個新的認識,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要有宏觀的把握,積極地在課堂上展現自己,而學校需要對教師進行統一,可行的教學策略培訓,對教師進行“快易網球”教學的培訓,一是對教師自身技能的要求,二是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進一步的創新,提高教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教師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有異于其他職業的特殊行為方式,即從教的人要具有教師角色意識,而師范生由學生角色到教師角色的轉變,需經過教師角色認知,教師角色認同和教師角色實現三個階段,因此,學校要對教師根據這三個階段針對學生教學技能的提高進行一系列培訓,預防教師自身素質的欠缺。
參考文獻:
[1] 李箐旻.新體育課程綱要下普通高等學校網球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12):70-72.
[2] 楊瑞鵬.陜西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現狀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1(11).
[3] 楊靜.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及其培養[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