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2
摘 要 本文對雙語教學及體育雙語教學在中國高校開展的狀況進行了簡述;闡述了民航類院校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重要意義;同時對民航類院校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背景條件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民航類院校各專業對英語學習和運用的獨有的環境特點,具備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條件。
關鍵詞 民航類院校 體育 雙語教學
中國民航運輸業將伴隨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并將成為全球除美國之外的最大的民用航空,我國民航與國際接軌,國外市場的開拓和國際航線的開辟,使得國外航空公司的航班大量涌入我國,我國航空公司也飛出國門遍布全世界各地。時代的發展和形勢的改變要求民航院校各專業培養出意識上更加創新和視野更具國際化,能直接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通用型人才。
一、雙語教學與體育雙語教學在中國高校開展的狀況
界定雙語教學的概念國內外不同的國家及學術界均有不同的說法,本文中雙語第一語言為漢語,第二語言以及目標語言以英語為主。體育的雙語教學指的是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第一語言為漢語,第二語言為英語的雙語言教學方式。在體育課中,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在其氛圍中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同時掌握英語應用能力。
2001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首次要求“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2005年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強調“要提高雙語教學課程的質量,繼續擴大雙語教學課程的數量。積極鼓勵高等學校在本科教學領域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高校都開始了雙語教學實踐,與此同時相應的組織機構也建立起來。2004年8月,全國高校雙語教學協作組成立,共有成員學校35所,以浙江大學為組長單位,清華大學等6所高校為副組長單位。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一些重點大學都紛紛響應教育部號召,在校內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實踐,并通過采用英語原版教材,開展科研項目,聘請外國教師等多樣化的方式豐富雙語教學,可以說,高校都認識到了雙語教學的重要性,為了提高學校的實力和競爭力,都加大投入力度,一些學校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對于大部分非重點院校來說,雙語教學才剛剛起步,由于各種原因,他們離教育部要求的目標還有距離,雙語教學的開展和實施還有待于進一步推動, 現行普通高校雙語教學出現師資比較缺乏,教材不太規范,學生基礎良莠不齊,教學模式多種多樣等大量的問題,有待于研究和解決。
據了解,我國公立普通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還沒有使用雙語進行教學的情況,普通高校體育院系以及專業體育院校目前有個別使用英語介紹體育專業的一些流行運動項目和開展一些體育英語和體育口語的課程,且對體育各專業方向課程實施雙語教學還處于試驗和研究階段。而一些受師資、辦學理念、學校文化環境影響,中外合作辦學的私立高校的公共體育教學、體育院系專業教學有英漢雙語教學現象的存在。通過這些已經試驗及使用雙語進行教學的部分高校的結果來看體育專業進行雙語教學在學生基礎、師資條件等方面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但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民航類院校部分專業的部分課程上已經實行雙語教學,比如飛行、空管、空乘、空保、機務、英語等。而航空體育和公共體育課程目前還沒有實行雙語教學。
二、民航類院校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高校教育現代化、國際化的需要
如今已是信息和網絡時代,隨著其快速發展,世界的經濟、文化向全球化邁進,共享信息、交流日益加深。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教育現代化、國際化成為中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在世貿大門里,國際交流更加頻繁,這對新世紀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要求。這主要表現在中國高校與世界其他高校之間的交流也在不斷地加強,例如中國赴外的留學生以及來中國留學的世界各地學生的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中國高校與世界其他高校之間以交換生的形式合作培養更加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學生。中國民用航空業是當今的朝陽產業,它是國際國家之間交流最便捷的運輸紐帶,是橋梁。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各國人民交流的載體。“雙語教學”在高校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背景下下應運而生。民航類院校為民航事業輸送人才,應用雙語教學對學生和教師都有很好的幫促作用。雙語教學應用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教育氣氛,既使學生學習了國際交流專業語言規范,又能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二)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需要
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學校是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基地,雙語教學是培養學生外語的聽、說能力,現代交際能理一種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我國民航業起步時間玩較晚,發展相對落后,在航空器的研發制造、飛行運行、運輸管理、適航管理、維修維護、操作準則、安全規范、法律法規等方面都需要和借鑒國外先進國家和國際及航空通用規則和標準,這就要求我國民航類院校培養人才需與國際接軌,適應國際化的要求,不僅要具備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外語交流和溝通能力。比如:英語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認定的民航無線電陸空通話的語言,這就要求飛行和空管人員在用英語通話時,不僅要熟練運用ICAO標準術語外,還能夠用英語熟練地表達各種情況下的處境、意圖、請求及管制辦法并迅速做出反應。在體育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鍛煉體能,學習體育專業技術,強化自身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加學生使用英語語言的頻率,讓學習英語成為一種習慣。
(三)符合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現今,各層次學生的外語學習出現“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等現象,這是目前我國外語教學的弊端的一種表現。要培養學生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就必須改革。營造相對應的實踐模擬語境可以培養學生英語能力,服務專業需求,專業學習和交流將英語作為主要工具,由淺入深的進行雙語教學,使學生的英語學習的效率在互動式交流中得到提升,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目前,在我國高校實施雙語教學是一個有計劃有步驟的漸進過程,在這個進程中,體育課雙語教學也是一種很好的途徑。高校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也必將會融入雙語教學改革的大潮中,高校體育課采用雙語進行教學不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方面,也是豐富和發展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一個要素。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在體育課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體育教學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和體態語言與雙語教學的有機結合。一方面這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環境,培養和提高了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的體育學習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解放出來,使學生在雙語教學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在積極健康活潑的氛圍下使學生有新鮮、好奇之感,利于學生集中的注意力。同時,雙語教學結合生動直觀的體態語言,既能改變以往那種枯燥、被動、死板的英語應試學習方法,又可以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生動而有趣,在體育學習中得到更加積極的鍛煉和提高,是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一種很有實際效用的嘗試。
三、民航類院校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條件分析
(一)民航類院校初步具備實施體育雙語教學的基礎條件
隨著我國日益步入國際化進程,對外語需求不斷提高,對民航類院校的學生外語水平的高要求也與日俱增,民航類院校無論是硬件條件還是學校的外語教學氛圍使雙語教學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首先,民航類很多專業知識都是源于歐美及航空先進的國家,很多內容、知識和素材都是從原版英譯或直譯過來的,這是民航類院校各專業對英語高要求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從目前國際民航組織以及中國民航組織的對從事民航事業的各專業人才的標準來看,其英語水平必須達到相應的標準才能成為具有相關資格的從業人員。例如,飛行員必須通過ICAO四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飛行員的條件之一,空中管制人員在某些就業單位的外語需達到大學英語六級水平,而空中乘務,空警,安全員等人員要求其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一般的英語日常交流的能力,飛行制造及飛機維修專業人才對正確閱讀和理解關于從國外進口飛機的詳細資料有著較高要求等等。受諸如此類的因素影響,民航類院校在雙語教學呈現出一定的連續性、專業性和社會性。目前,民航類院校部分專業以及課程已經開始實行雙語教學,以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飛行員的AB分班機制的實效來看,雙語教學是一種值得普及和大力推廣教學方式。其次,民航類院校不僅在課堂、英語角、英語協會、寢室都有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和空間。再次,我國民航類院校與世界其他國家航空類院校的交流在不斷地升華,越來越多的民航類各專業學生出國留學或作為交換生到國外航空類院校進行學習,而來我國民航類院校的留學生,交換生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目前高校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和學歷呈年輕化和高學歷發展趨勢,研究生數量日益增多,在校教師也在積極地提升自身文化修養,進修學習,獲得更高學位。因此,民航類院校體育課采用雙語教學,是有基礎的。
(二)體育教學特點具備實施雙語教學的優勢
體育教學特點具備的優勢有:1.體育教學直觀形象,這對雙語教學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大學體育是以傳授基本技術、技能和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為主要目的來組織教學的,具有十分直觀、形象的肢體動作性語言和情景性語言;邊講解邊示范的體育教學方法大大增加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和興奮點刺激,這些語言不僅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學生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表情、手勢和動作或借助于自身練習的體驗更加準確的理解并完成學習。其次,體育教學中教學語言刺激強度大,如口令和裁判用語等發音特殊、信號刺激強;體育實踐課中體育教學的言語、用詞與體育課的情景和技術動作是與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身、口、意相統一的,使其建立牢固的神經聯系,深刻記憶。2.體育的競技性、娛樂性、和廣泛性等特點使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雙語教學具有更強的創造性。體育課堂中采用的如游戲法、比賽法等教學方法所產生的娛樂性和競技性以及體育技戰術與英語學習相結合給學生帶來的新鮮刺激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雙語教學中收獲雙重成就感。另外,體育的廣泛性是對體育實施雙語教學實踐提供充足時間和良好環境的一種的保證。3.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更為緊密和頻繁的互動性使體育實施雙語教學更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師生在開放、平等、輕松的師生關系下相互交流思想、情感和已獲得知識的體驗感受,共同建立良好的心理學習氛圍和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體育課堂學習,參與積極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 王昕昕.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 [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6.
[2] 談多嬌.雙語教學: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戰略選擇[J].教育研究.2012(11):83-85.
[3] 楊婧.體育雙語教學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9(5):77-79
[4] 李鐘香,吳寧霜,朱玉霞.高校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的思考[J].體育世界.2008(10).
[5] 榮銀超,周光明.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開展體育雙語教學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5.5(21):96-97.
[6] 高培新,焦紅衛,邢琳.飛行員陸空通話雙語教學可行性研究[J].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2.2(5):56-58.
[7] 孔軍.高校體育課程雙語教學的嘗試和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院.2003.37(6):56-58.
[8] 杜娟.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雙語教學的意義[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院.200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