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斐
【摘要】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當代的大學生要恪守誠信,嚴于利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業素質和能力素養,形成整個社會的良好誠信環境。誠在我信教育是學校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素質和能力素養對我國的發展意義重大。我國高等院校要根據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現狀和問題,提出微信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變革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誠信教育 高職院校 微時代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013-02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生能夠通過網絡接觸到更多的信息,網絡上散布著很多影響大學生價值觀念的信息,使大學生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大學生一定要秉持誠信為本的做人原則。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斷提高。但是隨著我國社會制假造假的現象不斷增多,大學生在思想觀念上也出現了失信于人,不遵守誠信規則的思想狀況, 嚴重影響了我國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影響了我國教育的發展。目前,大學生缺乏誠信的問題日益嚴重,微信背景下的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迫在眉睫。
二、微信傳播的時代特征
微信時代就是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文化傳播以短小精悍為標志,以手機電腦為載體的微信微博為傳播媒介。隨著便攜式設備的不斷增多,信息儲存量大能夠幫助人們隨時隨地的接受信息。這些高科技產品逐漸成為大學生的生活必需品。當代的大學生是在知識爆炸的 時代里成長起來的,微信傳播內容短小精悍,傳播速度快為特征。人們的接受信息的習慣就是信息要盡量的短.要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受眾,就必須對發送的信息進行科學化的處理。
三、大學生誠信教育模式研究
1.學校要創設誠信教育“微平臺”
當代是信息化的時代,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背景下,神門生活中的信息工具很多,如何才能夠促進學生的誠信教育素質,只有建立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模式才能才能提高大學生的誠信素質。在開展誠信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在誠信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與學生多進行溝通和交流。
2.要打造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環境
微信和微博是大學生在生活中的主要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在開展誠信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和平臺建立起誠信教育的模式,大學生在使用微信的時候,不要偏聽偏信,不要人云亦云,要對信息進行核實后在進行傳播。大學生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微信中的不實信息進行判斷。學校也要想辦法,優化學校的微信環境,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進入網絡中,傳播對大學生思想有影響的思想言論。同時學校也要防止一些不法機構為了牟利。
3.大學生誠信教育模式中吸引學生開展活動微信互動活動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收集充滿正能量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微博,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在教育中要關注誠信教育的案列開展誠信教育活動。
4.要不斷完善誠信教育的方法
為了創造一個誠信和諧的大學環境可以組織志愿者深入開展誠信教育宣傳活動,為大學營造良好大學校園。活動中,學生志愿者利用宣傳單的形式向過往的學生講解。還要學生介紹常見不遵守誠信的行為和表現形式,誠信守法教育宣傳活動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誠信意識。在宣傳展架上印上誠信教育公眾號的二維碼,鼓勵學生前來掃描。
5.在大學生誠信教育模式中老師要轉變教育者的角色
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了,老師必須要改變教師的角色,老師在傳統教育中的權威受到了挑戰,老師在現代化的教育中要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及時引導。在這個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社會,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積極積極進行引導,提高學生面對復雜網絡環境的信息處理能力。
6.大學生誠信教育模式中的議程設置要注重滿足大學生的需求
議程設置是大眾傳播學中的主要思想,微信是新興的一種大眾化傳播媒介,通過對議程設置進行研究,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引導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微信時代的議程設置功能更加的重要,只有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誠信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誠信教育的重要性,要將誠信教育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滿足學生內心的需求。
四、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給大學生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要獨立思考,用自己的學識對網絡上的信息進行判斷,培養起正確的價值觀念,不斷培養自己的誠信素養。同時高職院校也要不斷地探索誠信教育模式。誠信教育對大學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質培養,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要利用新的媒體技術,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改變學生的誠信意識,減少學生的實行新聞。
參考文獻:
[1]邢丹丹. “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教育研究——基于對某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大學生的調查[J]. 物流技術,2016,01:189-192.
[2]胡紅霞. 微時代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