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摘 要 隨著21世紀教育大發展的到來,以及學校體育功能的不斷擴大,學校體育已經進行了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我們學校教育工作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原來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我們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一線的體育教學工作者,面對新形勢,在新課程理念下應該怎樣重構自身的素質呢?本文通過對存在的一些問題與現狀的分析,最后闡述了在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師自身素質構建的要點。
關鍵詞 素質教育 終身體育 自身素質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5-0067-02
1999年,全國第三次教育會議提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要求在全國各地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家同時提出《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01全國各地進行了新的一輪教育改革——新課程改革,伴隨《體育法》的頒布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各種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出現,都給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帶來新的挑戰,我們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更好地投入到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必須對自身的素質進行重構,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新課程的要求。
一、存在的問題與現狀
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線的體育教師是比較忠于職守的,能兢兢業業的工作,為學校的體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為上級輸送一些優秀的運動員和合格的中學畢業生,能適應時代的潮流、把握時代的脈搏,開展一些適合學校的、學生的實際的體育活動。但是,我們部分教師的思想與業務水平、知識水平、心理素質都有明顯的滯后情形,或者說與社會發展有不協調之處,明顯與新課程有不相適應的地方。
二、重構體育教師素質
1.有廣博精深的文化知識、系統的教育理論和過硬的運動技術、技能及教學、訓練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對知識了解的全面性,對相鄰、相近學科知識的掌握,因為知識是相互交叉的、相互滲透的。另外教師還要加強鍛煉自身的運動技術、技能基本功,有過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學生信服與有吸引力;還要掌握一些新興的休閑體育項目的基本技術與技能,以后隨著新興休閑體育項目(高爾夫、棒球、保齡球、街舞等)的開展,必然會滲透到學校的體育教學中來。體育教學是我們教師的主陣地,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是勢在必行,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使體育生活化,讓體育課充滿生機與活力。
2.要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
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電化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多媒體在體育教學中的使用,課件的制作等也是時代的要求,只有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才能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為我們的科研服務,使我們教師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節省時間與精力。
3.一定的創新與科研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可以說知識的日新月異,社會對體育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苛刻,我們原來的教育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了、明顯滯后了,我們走在時代的前沿,就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教育教學改革。在創新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嘗試、探索、總結,也要求我們要有一定的科研水平,把實驗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最終得出結論。把經驗總結寫成文字綜述要有規范性、學術性,因此教師要具有科研能力,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有鉆研的精神,對事業的熱愛,只有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向同仁展示出來,得出的結論和獲得的經驗才值得學習與推廣,把新興的科研提供給學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4.學歷層次的重構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原來的知識顯得很陳舊、沒有說服力,而且我們的學歷層次參差不齊,況且知識更新是那么的快,未來體育教師將會是高層次、高學歷的教師,我們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獲取新的血液,這就要對我們的學歷進行重構,或者說要進行學歷層次的重構,鼓勵教師進行高層次學歷的學習與進修,參加一些學術講座與沙龍,開闊視野,充實自己的理論水平與科研能力,把學術前沿的問題與自己的實際工作聯系在一起,站在一個較高的層面進行看問題,會有柳暗花明的感覺,帶動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向社會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學術等,因此學歷層次的重構也是迫在眉睫了。新課程標準中的真諦要教師自己去挖掘,只有經過自己的實踐與探索才能獲得的,這就要有廣博知識的支撐和學歷層次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貴仁.試論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J].中國學校體育,1998,(3).
[2]董建青,蔣建森.體育教師如何走進新課程[J].中國學校體育,2002,(5).
[3]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 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