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君
[摘要] 目的 了解具備人文關懷能力的老年科護士心理健康變化情況。 方法 選擇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17名女性護士進行研究,將22名老年醫學科護士作為試驗組,推行人文關懷服務(2016年6月起);其余護士作為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干預。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先后于2016年5、11月對兩組護士進行評價。 結果 人文關懷實施前,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人文關懷實施后,試驗組SCL-90中軀體化、抑郁、焦慮評分和SCSQ評分降低(P < 0.05),且低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具備人文關懷能力的護士可以較好地改善護患關系,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愉悅心情,有助于緩解其工作壓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 老年護理;人文關懷;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6(a)-0178-03
Influence of humanistic solicitud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in geriatrics
ZHAO Jianju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with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Methods 117 female nurses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The nurses from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22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which were received humane care service (from June 2016). And the nurses from other departments (95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SCL-90 and SCSQ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evaluate the nurses in the two groups in May 2016 and November 2016.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CL-90 and SCSQ in the two groups had no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SCL-90 and SCSQ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decreased (P <0.05); and those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Nurses with humanistic care can improve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obtain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happiness from the work,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alleviate the work of nurses pressure and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Elderly care; Humanistic care; Mental health
老年人的病情相對復雜,加之老年人身體健康情況普遍不佳[1-4],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不容樂觀[5-7],因此對老年患者的照護也非同一般,這需要護理人員增強自身的人文關懷能力,才能較好履行對老年患者的照護職能。老年科的年青護士因此會產生較大的護理工作壓力。已有不少學者研究表明,當前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工作壓力突出,甚至存在明顯的職業倦怠問題[8-9]。在護士形成對老年患者人文關懷能力的前后,她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變化如何?人文關懷能力的具備,是否會進一步增加護士的工作負擔,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這些都值得關注。經過研究發現,具備老年人文關懷能力的護士,其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升,現將相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老年醫學科、心內科、ICU、急診科等120名女性護士進行測評。發放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17份,凡填寫存在空白、打分超越規定值的一律視為無效問卷,回收率為97.5%。本研究最終納入117名護士,將老年醫學科護士(22名)設為試驗組,平均年齡為(31.5±5.3)歲,其他科室護士(95名)設為對照組,平均年齡為(30.3±6.7)歲。兩組護士學歷均為大專、本科,均具有護師與主管護師職稱,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試驗組自2016年6月起,采用人文關懷制度實施日常護理。在空乘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參考借鑒空乘禮儀的模式制訂人文關懷的實施標準,主要體現在統一的語言方式,與患者的溝通方式,生活細節的幫助等。例如微笑服務與微笑的技巧;禮貌問候與打招呼技術技巧;取得患者信任的溝通技術與范例;個人著裝尤其是發型的裝飾技巧;移情交流技巧(將患者視為自己的某位親友的技術);應對患者抱怨不滿的常規處理等。要求試驗組護士嚴格按照最簡單的標準執行。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干預,兩組護士均按照日常工作需求進行正常的護理工作。
1.3 評價指標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10]與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10]對兩組護士進行評價。SCL-90主要包含: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評分項目。第一次評價在2016年5月進行,第二次評價在2016年11月完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CL-90評分比較
人文關懷實施前,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實施后,試驗組在軀體化、抑郁、焦慮方面評分降低(P < 0.05);其余各項評分與實施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實施后,試驗組軀體化、抑郁、焦慮3項評分低于對照組(P < 0.05);兩組其余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2.2 兩組SCSQ評分比較
人文關懷實施前,兩組SCS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實施后,試驗組評分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低于同期對照組(P < 0.05)。
3 討論
3.1 護士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本次調查發現護士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與其他學者的調查結果類似[11-13]。主要突出的問題集中在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等領域。其原因主要來自3個方面:
首先,工作壓力偏大。根本原因是臨床醫護比不足,患者多,護士少,導致護士的工作量增加,身體長期透支,休息不足,進而影響心理健康及行為的積極性。
其次,護患關系緊張。當前醫患關系比較緊張,護患關系也存在同樣壓力。且患者常將對醫生質疑等直接向護士發泄。護患關系的緊張往往讓護士產生更大的壓力,并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護士的心理負擔。
最后,生活壓力大。本研究納入的護士集中在30歲左右,年青護士居多,這個年齡段的護士往往面臨著婚姻、生育、養育子女的壓力。
綜上所述,護士往往承受著來自工作、患者、家庭的多種壓力,長期處于這種壓力與亞健康狀態下[14-16],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都將受到嚴重負面影響。而對護士心理健康的管理和促進往往較難,本文通過提高護士的護理水平進而改善心理健康的思路取得了初步成功。結果提示,護士高水準的工作有助于減輕護理壓力。
3.2 醫患關系改善有助于提高護士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研究表明,具備老年照護的人文關懷能力后,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好轉,行為的積極性也顯著提高。結果提示,人文關懷的實施可以極大地改善護患關系與醫患關系[17-18],護士關心患者點滴,贏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患者也會以微笑、滿意回饋護士。進而為護士營造了一個健康、和諧、愉快的工作氛圍。當護士從一個壓力源中得到釋放時,能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也會對工作本身和家庭壓力產生積極效應。護士的工作壓力會因此愉悅的工作氛圍而得到顯著的減輕,并贏得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應對其他領域的問題。而單純的減輕護士工作量,未必會產生類似效果,因為護患關系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護士缺乏一個獲得成就感和愉快心情的來源。護患關系的改善往往可以讓護士從工作中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由此產生個人成就感、滿足感,也能增強護士的自信心。減輕護士壓力,提高護士心理健康水平,應重視護患關系的改善。
3.3 護士具備老年照護人文關懷的新途徑
護士具備人文關懷的能力往往很難,要求護士拿出更好的服務態度往往還會受到抵制,因為更多的要求會讓護士產生更多的壓力。護士要形成人文關懷能力通常需要經過系列技術技巧上的培訓和實踐才能逐步形成。將人文關懷形成一種工作制度,讓護士按照工作流程進行操作,這點借鑒了航空禮儀服務方面的做法,其結果是不需要護士具備人文關懷能力即可產生人文關懷的效應。本質是將能力轉變為一種工作制度和流程,護士只需照章辦事即可。因此,這種人文關懷能力可以速成。具體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與兒童有相似之處,往往在細微之處給予幫助,一兩句溫馨熱情和帶有微笑的問候關心即可讓患者感到賓至如歸。在當前社會,一些老年人甚至還遭遇子女的嫌棄、拋棄,與老年父母的溝通交流偏少,而家人的照料無疑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9-22],護士一兩句熱心的話往往就能打動老年患者,博得患者的信任與好感,從某種意義上講,護士替老年患者子女發揮了敬孝心的作用。患者也會很樂意的配合護士工作,真誠的告訴患者自己的病情、感想、需求等,讓護理工作得以更順暢的進行。
在具體實時性過程中,邀請了空乘專業人士坐了現場培訓和現身說法。這種培訓往往比行政命令、自我內部培訓更為有效。同時真正的引進了空乘專業的精髓,極大地豐富和改良了禮貌用語,微笑服務等的內涵,提高了護士運用的技巧,內容雖然簡單,但實踐后效果非常好。巧用第三方專業人士的培訓往往可以達到更好效果。
總之,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形成渠道較多,本研究的嘗試雖然取得成功,但還需要繼續完善,豐富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內容,進一步提高臨床護士水平。
[參考文獻]
[1] 譚景旺.老年人身體功能評估及其影響因素[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18(16):138-139.
[2] 張春華,李安民.老年人肌肉爆發力流失與身體功能及運動干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6):65-69.
[3] 阮清偉,保志軍,李瑾,等.健康、身體衰弱和身體衰弱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男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及甲狀腺功能改變[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2(23):6854-6856.
[4] 李艷玲,田紅英,朱思偉,等.身體活動對老年人住院狀況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444-446.
[5] 呂嬌嬌,劉宇.身體活動對輕度認知損害老年人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7):809-813.
[6] 李幸,周樂山.老年人心理健康與運動處方干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1(23):6957-6959.
[7] 王文輝,連福治.老年人身體意象研究綜述[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6,21(1):32-35.
[8] 馬玲,王金祥,李昊,等.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健康研究[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6,22(8):712-715.
[9] 翁麗顏,黎艷芳,梁燕玲.臨床護士心理健康和職業倦怠調查分析[J].內科,2016,11(2):287-288.
[10]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22-124.
[11] 蔣莉群,周益敏,范萍,等.孕期護士壓力源及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世界中醫藥,2016,37(3):1384-1385.
[12] 于紅蕾,陳春玲,廖生武,等.加強醫院醫護員工人文關懷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1):163-166.
[13] 張鼎.公立醫院工作場所患者暴力對護士職業倦怠的影響[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9):69-71.
[14] 楊美芳,趙健,且亞玲,等.兒科護士壓力源與亞健康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1):30-32.
[15] 蔡宏瀾,馬麗.西部某三甲醫院低年資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內部壓力管理策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4(10):1412-1414.
[16] 陳俊敏,高棟.某三甲醫院護士亞健康狀態調查分析及建議[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9):1308-1310.
[17] 閆岑.和諧醫患關系視野下人文關懷在康復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J].醫藥,2015,15(29):65-66.
[18] 張金鳳,于淼,張曉瑩,等.從人文關懷視角談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基于醫患距離的出現[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6):115-117.
[19] 陳娜.子女孝心與老年人心理健康相關性研究[J].現代養生,2015,35(10):266-267.
[20] 袁瑩,谷艷俠,王麗江,等.出院隨訪關懷系統對冠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復診率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3):492-493.
[21] 劉宇航,陳長香,李淑杏,等.與子女交流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623-4625.
[22] 張衛紅,章婷,陳長香,等.家人關懷滿意度對城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0):2511-2512.
(收稿日期:2017-01-18 本文編輯:李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