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蘋
【摘要】經濟全球化在如今已經是大勢所趨,全世界的民族文化都在走向開放和多元化就是通過世界性的交流。由于世界上不同國家文化不同,在語言文化交流中也就有不同文化類型,尤其是在語言、行為和價值觀等。所以對于商務知識在商務英語的教學中要被重視起來,還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本文就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商務英語中如何得到體現做出如下見解。
【關鍵詞】英語口語 跨文化 商務英語 文化差異 交際能力
一、英語口語對跨文化商務溝通也至關重要
在交際雙方的文化環境和背景之下,并尊重交際雙方的文化身份去使用語言進行交流就是跨文化溝通。在跨文化交際中英語口語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是讓學生記住一些單詞和課文內容,這些所記住的東西卻難以融入日常的口語交際中。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用途就是用來交流。由于學生沒有外語交際交流的環境又受著漢語表達習慣的影響,就容易產生所謂的“中式英語”。如果在國外將自己母語交流中的習慣帶入交際中就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或者是尷尬。就比如,在中國如果受到別人贊揚,就會謙虛的對別人的贊揚說:“不,不,這沒什么。”如果是在國外,他們就會說:“謝謝。”正因為這種不同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學生說出這種英語也比較普遍。所以英語口語的教學才顯得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應選用小班制的教學,在教學中要盡量的讓學生都開口說英語,要保證課堂氣氛的活躍。
英語口語教學除了教授一些語言知識外,還應該將文化教學也加入其中,這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課堂上,應該加強文化知識的導入,并且除了要遵循的語法規則還有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當然還有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就比如,西方人就比較開放自主而對于隱私又很保守,中國人就不一樣,在中國就顯得大為不同,中國人喜歡去關心別人,不管是什么都會過問一下表示關心。更有趣的是,在國外當朋友見面時除了打招呼外,然后就會問天氣如何,而中國人就很不一樣,再中國見面要么是問“吃了沒”要么就問問朋友最近的事做得如何,雖然不是很想知道但就是會問。除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有就是得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功底,這將有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二、交際能力,跨文化商務溝通與商務英語
1.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是指“與”“語言能力”相聯系的能力。交際能力這一概念是被美國的一位社會語言學家所提出來的。在中國有一句話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是在交際中說話要合乎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轉述,這種說話所要的語言能力是非常強悍的。在加拿大有一名學者對交際能力歸納出四個方面一個是關于語法的能力還有一個是說話的能力以及社會說話方面的能力和需要思考的策略能力。
2.跨文化商務溝通。跨文化商務溝通是一個新的概念,也是最近的一個新學科,在中國有許多學者在研究。簡單的來說跨文化商務溝通這門新學科就是把商務和溝通以及文化合為一體的新概念。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管理者需要通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而跨文化商務溝通這門學科吸取的跨文化交際學以及經濟管理學的優點,這樣非常有利于經濟管理者的交流。通過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就能讓世界上文化背景不同的各個國家的人員交流互助。
3.商務英語。在生意場上也會有著許多商務活動,許多的商業大亨都會參與,由于社會文化的影響和行業一直慣例,所以在這種交際活動中 幾乎所有人都能講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并且沒有任何語法錯誤,當然他們的詞匯量也非常高。而如今,商務英語的研究范圍包括在應用語言學之中。商務英語的內容不當只有基本語言知識外,對許多的人文性學科領域就比如經濟、管理、法律、貿易等。商務英語的特點主要有口語化,專業化和實用性,并且為商務活動服務。商務英語的特點不同于職業英語有很強的專業性,雖然共同點都離不開基礎英語的知識。
三、商務英語的對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性
文化能力的有一部分就是交際能力。語言需要在特定的文化下對語言的運用以及結合所處環境來表達。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是為了保證跨文化商務溝通在商務活動中的實際運用,當然通過進行商務溝通是為了交易的達成。為了使商務活動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尊敬和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每個民族有著每個民族的不同文化,民族的文化就是民族最好的特征,這些文化主要體現在生活之中。正因如此,商務英語也就滲透到了各個文化之中,本文就這種現象從以下做出如下見解。
1.思維方式。因為在社會文化結構的不同還有受不一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的影響,所以思維方式也會有比較大的差異。東西方文化相差是比較大的,在思維的方式就表現的不一樣。
東方的文化中的推理注重于演繹而在西方的文化中的推理卻注重于歸納。東方的文化的思維方式主要是通過對全局進行研究,偏好于綜合的思維,西方的文化思維方式卻是對一個整體的對象進行分割的分解來思維。東方的人都會先看宏觀然后再來打量細節,西方的人卻不同,美國人更加體現出西方的思維方式,美國人比較喜歡從細節去入手,對于一些細節總是很關注,商務活動中美國人給出的條例也比東方人明細得多。
然后在東方的文化里面比較注重統一,優先的選擇整體,而西方的文化中特別看重對立,優先也只是一部分一部分的來。就好比日本和中國,對于問題總是先總體的做出戰略性的考慮,和諧的業務關系只要建立起來了那么所謂的細節問題都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英美人喜歡利用順序來解決問題,他們會把一個大任務分成若干個小任務,他們會列出許多的條款,然后一個條款推進下一個,最后的協議也由許許多多的小協議構成。
另外就是,不會直接進入主題而是通過螺旋式的去分解問題這就是在東方文化下常見的思維方式。而在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屬于偏線性的,說話直接切入主題。中國人在面對國際商務談判中的表達方式是含蓄的,因為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會覺得含蓄一點的表達會優于直接的表達。而線性思維和分析思維影響者英美人,所以他們最重視邏輯關系勝過了事物的整體。
2.價值觀。價值觀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對人們的交際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一些商務活動上,不同價值觀取向的人肯定會發生爭執乃至沖突。
第一時間觀念就會有所不同。在時間觀念極強的西方,大部分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以及吉普賽人都會認真的對待實踐。時間被他們分成很多個時間,并且對于時間很準時,每個時間段有著專門的事情。時間就是金錢就是在西方引進來的,與此不同的是,在一些封建意識嚴重經濟又不是很發達的國家里,那里的人們就會在一個時間做很多事情這種就是多重時間的特征。例如時間觀念較弱的中東和拉丁美洲,他們就認為時間是富有彈性的。而中國和日本對于時間的利用是具于多重性的,中國人對時間的使用非常的靈活又很隨意性,如果是商務活動中,就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建立友誼和相互了解,其目的是為了穩重的合作關系。日本人認為為了能達到目的重要的不是時間,而是迅速的執行力。與中國一樣的是,為了贏取商機日本也會花時間在建立友誼上。
第二平等觀念也有著差異。而在商務活動中,利潤分配和“權利差距”就是平等觀念差異的體現。一直講究平等主義的西方國家,對于利潤的分配時非常公平的,他們認為雙方都需要獲取利潤。許多的西方國家的經理普遍認為,劃分利潤分配比自己獲得利潤更加重要。而東方人由于價值觀的不同,賣方會因為自己的欲望,總是想著獲取最高利潤。在商務活動中“權利差距”也體現的尤為重要。中國是一個高權利差距的國家,等級差距在各種場合都是顯而易見的。上下級分明,一級壓著一級,人們只能按照自己等級去做事,當有著非常不錯的點子和決定時,卻還得向上級匯報請示,這就大大減低辦事效率,也容易錯失良機。而作為低權利差距的美國,參與商務談判人員不被權利壓著,有著自己的決斷,這樣效率不僅會提高,而且使得談判人員充滿責任感。
3.語言。語言方面主要是語法、語音、詞匯、語篇等所存在的文化差異。所以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詞匯的意義的準確把握是商務活動交際的保證。還有就是更要有敏感的語境意識,能狗根據環境調節語境,并且及時地不斷調整對文化語境、語言語境的認知。通過語言表達方式,起調節作用主要是不同的語音、語調、語速。英語本族人可以用不同的語氣音調表達不同語義。還有良好的發音,學會重音的使用以及適當的調整語速,可以增強認同感。如果從詞匯的角度來看,影響語言的理解的有不同的語言表達。這會成為跨文化交際的一個障礙, 并有可能會給商務活動造成不必要的沖突和誤會。就好比,紅色,在西方被人理解為沖突的意思,而在中國卻是喜慶的象征。東方的龍象征著權力和至高無上,在西方則是邪惡。
四、總結
為了能在商務活動中取得有效的交際,就最好使用商務英語,并且要克服不同文化帶來的差異,實現成功。首先要對不同的文化持尊重的態度,還得增強對文化的敏感性。在商務溝通的交流中,雙方得清楚對方價值觀及思維方式的差異,并了解文化不同之處再自身文化相對比,從而掌握雙方的文化特征,促使商務溝通順利。
跨文化的適應能力也需要增強,初次面對者不一樣的文化,難免會不適應。那就需要盡快的去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在見面前就得花時間去掌握對方的的社會文化等,這也是跨文化溝通的需要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就是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社會的需要。我們所學習知識和提升的能力主要是為了能解決問題。為此,商務英語教學就是通過商務文化背景內容和商務溝通技能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機結合,商務英語在跨文化溝通中表現得很重要。應該被文化背景大量的導入商務英語的教學之中,教師能夠傳授學生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背景的知識。可以把增跨文化系列課程加入到語言課程中,商務英語教師通過模擬跨文化商務溝通,營造商務環境,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馮爽.國際商務文秘英語能力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
[2]張笑白.商務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
[3]吳揚.高職商務英語學習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