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標的要求和倡導下,新媒體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應用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同時也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產生了諸多影響。本文以教師為視角,通過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新媒體運用現狀的分析,總結挑戰,提出對策,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效融合以及教育教學的進步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 高中思想政治課 教學 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068-02
隨著人類社會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新媒體在現代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其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一方面,新媒體為高中學科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如豐富、拓展了高中課程資源,但另一方面,也使高中學科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此情形下,我們必須解決新媒體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融合度低的難題,使技術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一、新媒體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主要是指借助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運用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通過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新型傳播形態和媒介形態[1]。正是由于這種新型媒介的介入,使得傳統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慣用的說理性教育、說服性教育及德性認同性教育變得越發困難。面對這種教學發展的新態勢,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明知山有虎,必須向虎山行,這不僅僅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所要承擔的責任,同時也體現了高中思想政治課所具有的“人道主義”情懷。
二、新媒體對教師思想政治課教學產生的挑戰
新媒體鏡框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著更為錯綜復雜的形勢。誠然,新媒體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效果影響是一個統合性概念,其具體呈現也是多有差異,每一個主體、每一維面、每一個過程都可能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產生影響。作為一種客觀的存在,新媒體只是一種傳播媒介或是工具,往往不具有價值屬性,但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新媒體的主體——教師,卻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們在應用新媒體的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挑戰:
1.過度使用新媒體會削弱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在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以“灌輸”為主的講授法,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的倡導下,新媒體進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已成為大勢所趨。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往往只注重是否使用了新媒體,而對更應重視的如何使用新媒體的問題予以忽視。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的價值內核,弘揚高中生的主體性,鍛造高中生的主體能力,卓越高中生的發展是基礎教育的價值旨趣,也是高中政治課程的關鍵要旨[2]。而在課件形式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教師扮演的只是“新媒體技術使用者”的角色,而非與學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導師”角色。在此情形下,教師和學生仿佛是兩個相互孤立的群體,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難以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難以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也就無從談起。
2.使用新媒體不利于教師對課堂的管理。高中思想政治課具有理論性強、知識面廣、較為抽象的特點,高中生在對知識的理解中很可能喪失學習的興趣。新媒體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圖片、文字、聲音、影像等內容的多元結合以及幻燈片的呈現方式來實現的。在新媒體課堂中,學生的視覺、聽覺等被最大限度的調動,整個教學過程更顯生動、直觀。但是,高中生作為求知欲、好奇心極強的群體構成,很可能在此過程中成為新媒體的“俘獲者”,被教師所選用的精美圖片、動聽聲音及有趣影像所吸引,產生不利于學習的無關聯想。在此情形下,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分散、小動作、交頭接耳等現象會不可避免的增多,把注意力轉回教材的難度也大大增加。而在新媒體課堂中,教師的精力主要集中于應付繁多的幻燈片,完成基于課件的程序性教學,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少之又少,很難發現學生在學習狀態方面出現的問題,導致課堂秩序混亂,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目標均難以有效達成。
三、新媒體下提升教師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對策
1. 發揮內力,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新觀念,摒棄“使用新媒體就是完全否定傳統教法”的觀念,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新媒體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尋求二者的有機統一,形成“教師能引導,學生夠自主”的良好模式。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運用正確的方法、策略以及教學媒介進行積極的引導,激發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與社會實踐,思考、感悟與想象,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成功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隨之增強[3]。也就是說,新媒體在教學過程中不過是一種工具或手段,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選取適當的新媒體資源來充實課堂,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而非淪為新媒體設備的“奴隸”。
2. 注重外力,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及媒介素養。教師只是一種職業稱謂,并不是先天就具備或占據了豐富的知識,只是學道先后而已,其若想緊跟潮流不落伍,必須保持精進之心,潛心向學,不斷提高自我的知識儲備和品行修行。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通過校內培訓來提升自身對新媒體技術的駕馭能力。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召開新媒體教學會議,探討各自在新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或易產生的問題,相互交流借鑒,取長補短,來尋求達到新媒體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最大程度的融合。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加入教學交流論壇、通過網絡學習新媒體教學技術、關注政治學科最新科研成果及動態等,身體力行地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及媒介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雙群. 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的思考[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1):111.
[2] 宋家旺.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創新與學生主體性開發[J]. 思想理論教育,2013(6):56-57.
[3] 張淑清,丁才錦.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及對策[J]. 教學與管理,2013(4):151.
作者簡介:姚東美(1994-),女,漢族,內蒙古通遼市,牡丹江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