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力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英語教學中,我嘗到了和孩子們共同協作的甜頭。繼續用愛去關懷他們,繼續用愛去教育他們,繼續把孩子放在主體的位置上,用民主和平等的教風,讓孩子們在自由、快樂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對于英語教學工作還需要繼續的努力探索、研究,希望我和我的的孩子們能夠在快樂的環境中將自己的“城堡”建成,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座。
【關鍵詞】愛 表揚 自由 興趣 挑戰
一座摩天大樓來自一磚一瓦的堆砌,這正如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學生就像一座房屋的框架結構一樣,而里面的物品需要后期慢慢填滿。傳統教學方法都是填充或者說是硬塞式的,課堂上老師常用的方法是機械化的操練,反復反復再反復,這被稱之為熟能生巧。但是,“熟”真的能生“巧”嗎?這個“巧”是我們真正希望的嗎?
曾經在社區學校做了一天的義工,為那里有缺陷的“大孩子”上課,偶然間發現教室里陳列了很多手工精致的工藝品,和那里的老師閑聊中得知,這些工藝品全部來自這個智力有缺陷的人。這是熟能生巧的結果,我只是想說熟能生巧其實不難,只要你堅持。不過,這樣的“熟”對我的學生們來說有進步的意義嗎?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也曾相信過、堅信過熟能生巧,帶著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重復操練,知道我滿意為止。因為這樣無趣的機械操練,我親眼見到一個孩子目光呆滯的打呵欠。我生氣,我氣我教學的失敗。課后反思中我寫到:“這是一堂失敗的英語課,操練是完全無效的,學生對句子的掌握和操練的時間并不成對比,學生無聊的打呵欠,證明課堂中的知識對他根本沒有吸引力,其他的孩子嘴巴跟著讀了,但心里怎么想的,頭腦是否跟著動起來了,我根本不知道。”學生跟著讀也許只是對老師的畏懼,對老師高壓政策的畏懼。作為一個老師,教學的失敗,則是做人的失敗。我決心從失敗的地方重新站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為此我做了很多的嘗試。
一、以愛動人,以愛育人
我始終認為,學生首先是喜歡上了這個老師,他才會喜歡上這門學科。上課時,我盡量早的到晚出教室,利用短短的休息時間和學生聊天,和學生親近,讓他們對老師的畏懼感降低,讓他們覺得我更像他們的姐姐。就是每天那么短短幾分鐘,讓我對他們有了更對的了解,彼此更加的信任。對于以前不太認真的孩子多了幾分了解,也能發現他們其他方面的優點。
二、放大優點,縮小不足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表揚,對于自己的不足都不希望別人提起。對于單純的孩子們,表揚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一些平時上課不太認真的孩子,我會在他稍顯進步的方面,在全班同學的面大勢表揚,當然還會和班主任交流,利用班主任的威信,加大對他的表揚力度,讓他增強自信。沒人喜歡把自己不好的方面暴露在別人面前,就是是小孩子也會有自己的“面子觀”。當孩子們犯錯的時候,我往往把他們叫到身邊,小聲的引導教育。慢慢地,我發現以前學習不認真的孩子,眼睛里也有了我的樣子……
三、放手去做,創意無限
在教學中,我更希望自己成為“設計師”,我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為課堂創設情景,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享受課堂。在課堂上首先把自己融入情景,改變老師的固有形象,用和他們共同探索、共同學習的心態去教學。課堂中我經常動用“小老師”的作用,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同時也讓孩子們換換“口味”。
四、閱讀PK,自我挑戰
對于英語能力相對薄弱的孩子,我還是從課本上入手,首先讓他們能夠開口讀英語,通過大膽的讀來提升他的自信心。不敢讀的孩子分了兩類:一類是會讀,但是怕錯,屬于不敢;一類是根本就不會。對于這兩種學生我用了兩種辦法來刺激他們。對于不敢的,采用鼓勵的方式,讓他們PK“膽小的我”。我準備了很多學生喜愛的獎章,全對過關時便能得到,期末集中頒獎。對于不會的孩子,老師的課余時間有限,根本不可能一個一個盯,對此,我的做法是,讓會讀的孩子挑戰自己,教不會的同學。孩子們對于成為“小老師”這個身份是非常熱衷的,而且有些孩子更習慣孩子之間的交流。一段時間之后,課堂中孩子們的朗讀水平明顯提升。慢慢的,我發現他們的心態發生了改變,從一味的想得到獎品變為了一種自覺朗讀的習慣,或者是一種自信。
五、團隊合作,定期比賽
在社會生活中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學中我盡量多的動用團隊的力量進行比賽。日常教學中小組也致關重要,而且能充分利用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團隊中的作用。我經常定期在班級中舉行各種形式的比賽,比如:超級記憶力大賽(主要是記憶單詞)、我是句子博士、閱讀越開心等各種團隊比賽,以小組總分計算最后的勝利者。幾次比賽下來,孩子們也總結出獲勝的辦法。平時優秀的孩子,會更多的幫助成績相對薄弱的孩子;而成績相對較弱的孩子為了不讓自己的小組因自己而失敗,會更加努力的主動“備戰”。
在英語教學中,我嘗到了和孩子們共同協作的甜頭。繼續用愛去關懷他們,繼續用愛去教育他們,繼續把孩子放在主體的位置上,用民主和平等的教風,讓孩子們在自由、快樂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對于英語教學工作還需要繼續的努力探索、研究,希望我和我的的孩子們能夠在快樂的環境中將自己的“城堡”建成,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