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明
(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第六中學)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學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是受到高中數學教學難度大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好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此,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思維能力;對策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受到了學生數學思維上的影響與限制,主要是因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加之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習題等,這樣也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對于高中數學知識來說,與物理、化學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才能學好這些知識。所以也可以說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物理與化學運動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提高了解題的速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1.滿足了素質教育的需求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素質教育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堅持貫徹新課改的要求,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習慣借助大量的數學習題來培養學生的思維,但是學生雖然可以解決同類型的題目,在面對其他類型的題目時,卻并不能有效地解決,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訓練全部類型題,這樣在面對新題型時就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
2.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數學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且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中,教師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借助逆向思維或發散思維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措施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需要一定過程的,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思維處于逐漸成熟的階段,所以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與容量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難以實現教與學上的結合,那么也就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反而還會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掌握好學生的思維特點
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就要先明確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因此,在實際中教師可以采取談話交流等方法,從感性與理性的角度出發,逐漸提高學生的思維認識,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滲透求同存異的思想,以此來轉變學生的固有思維,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
2.從生活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只有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可以說數學知識有著極為廣泛的運用空間,同時也是從生活的角度發展起來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借助實際例子等來幫助學生理解好知識點,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只有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才能實現思維的發展,這樣也就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材中的習題等進行改編,以此來保證習題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如教師可以借助牙簽等來給學生展示全等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牙簽是極為常見的,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同時教師還要向學生提出問題,怎樣利用六根牙簽擺出四個全等的正三角形?借助這一問題,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這一知識,這樣也就真正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3.借助解題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會學生解題思維方法是極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注重解題過程,明確已知條件等,以此來提高數學思維。其次,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詳細的審題,這樣才能確定出準確的解題思路,提高解題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掌握好解題方法,借助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紅光.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才智,2015(5):78-79.
[2]張光瑤.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4):45-46.
[3]姚佳.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 考試周刊,2014(1):5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