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國濤
(甘肅省蘭州八十一中)
摘 要: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不僅有利于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品格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一直以來,初中生數學家庭作業的完成質量不盡如人意,因此,有必要對提高中學生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有效提高;質量;策略
家庭作業,是學生結束學校的學習之后,在家完成的學習任務,是鞏固學生當天所學新內容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家庭作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影響到他今后的行為習慣。
然而事實證明,中學生家庭作業完成的質量并不樂觀,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學生由于對所學知識不理解,因而完成作業有困難;有的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不積極,對作業的認識只停留在完成任務這一層次;有的學生抱怨作業量繁重,難以承受;有的學生不愿做作業中簡單的題目,稍難的不認真思考,選擇等待老師講解。如何有效提高中學生數學家庭作業的質量呢?針對以上種種原因,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布置作業要體現層次性和趣味性
對于數學作業來說,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接受知識的快慢也不同,因此,分層次布置作業非常有必要。每次布置作業,不應該搞“一刀切”,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除了必做題還可以選做一些探究性的題目,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讓他們體會“伸伸手就能夠得著”的快樂,降低作業的難度,減少作業數量,盡量減少或不布置思考性的作業;教師也可根據個別內容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作業。我們要讓學生從傳統單一的“寫”作業形式中走出來,將數學知識與繪畫、手工制作、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作業變得更“生動、有趣”。如,學習了“生活中的軸對稱”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美麗的圖案,讓學生邊學邊玩,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在認識了“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之后,讓學生動手做一個正方體、圓柱或圓錐等,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它們的特征,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又如,在學習了“統計與概率”之后,課后安排學生調查自己所在小區老年人一年生病的次數,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等。這樣的家庭作業打破了以往只有“寫”的傳統,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鍛煉了學生的社交能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作業
課堂上多關注那些作業只完成了一部分的學生,他們多數是不會做暫時空在那里的,如果此時得到的是教師的責備,那么他們極有可能為了避免再次受批評而將作業抄襲完成上交。實際上,他們只完成一部分作業,已經給教師一個反饋,對此,我根據他們沒有完成的題目給予講解。然后在班上大力表揚這樣的學生,鼓勵更多的學生通過作業,向教師展示自己真正的學習狀態。
三、主動爭取家長的配合
學生的家庭作業一般都是回家做的,教師不能直接控制,所以家長既是學生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督促者,也是提高作業效率的配合者。首先,家長要正確了解孩子近期的學習情況和作業態度。其次,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幫助措施。為此,我經常通過發“校訊通”與一部分家長進行聯系,并與一些學生家長做了單獨談話,告訴他們孩子在家庭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家長們所說的根本不知道孩子每天做什么作業,每天回到家孩子都說寫完了作業的情況,通過“校訊通”把每天的家庭作業按時發給家長,提醒家長務必在百忙之中及時督促和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特別是每周末的家庭作業。同時,還通過“校訊通”把每天完成得好的家庭作業發送給家長以示表揚。如:“感謝您的配合,您的孩子今天的家庭作業做得非常清楚、認真,而且全部做對,希望他繼續堅持”等,這種做法我一直在用,效果真的不錯。
四、改變作業的批改和評價方式
最簡單的又是對學生成績起一定推動作用的方法就是獎勵。注重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對他們進行不同的獎勵。每天家庭作業按照完成的質量分優、良和及格三等級,分別在班級量化考核評定中加5分、3分和2分。對于不合格的作業,教師在批改的時候做好詳細的提示和鼓勵性語言,即使是錯誤滿篇,只要書寫整齊認真,也值得表揚,有錯誤的要求學生及時改正,在當天能改正的也予以獎勵,這樣對后進生來說也是一種激勵,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并沒有放棄自己,自己也沒有完全掉隊,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家庭作業質量也會逐漸好起來。
五、個別輔導要到位
每個班級都會有學習困難的學生,這是正常的現象。對于這些學生,教師不能選擇指責、放棄,而應通過個別輔導及心理疏導尋求突破。我的做法是允許他們的作業晚一點交,有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來給老師說清楚,讓老師講一遍,自己會了再往作業本上自己寫一遍,這樣既完成了作業,又增進了師生感情,真是一舉兩得。
總之,高質量的家庭作業需要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與長期堅持,平時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發揮家庭作業應有的作用,真正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趙光千,李亞英,張英杰.有效上課:問題·探索·對策[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3]朱日華.初中數學高效教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4]趙國忠,傅一岑.微課:課堂新革命[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