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英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五中學)
摘 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每個班級中總有一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無法達到課程要求,甚至對體育鍛煉存在抵觸情緒。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要在工作中深入了解學生體育方面存在缺陷的原因,并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幫助體育后進生擺脫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障礙,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提升體育成績,快樂運動。
關鍵詞:初中;體育后進生;教育有效性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每個班級中總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先天的體質問題或是后天缺乏鍛煉的原因身體素質較差,在體育考試中總是無法達到及格的要求。這些體育中的后進生往往會在體育教學中產生自卑的心理,甚至對體育鍛煉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深入了解學生體育方面存在缺陷的原因,然后結合原因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幫助體育后進生擺脫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障礙,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提升體育成績,快樂運動。結合筆者近些年的教學經驗,有效開展初中體育后進生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教學
目前的初中生以“00后”獨生子女為主,他們從小在長輩的寵愛中長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每天上下學也都有長輩接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鍛煉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這些孩子的身體素質普遍較差,肥胖率高,體育技能欠缺。尤其是在進入初中以后,原有體質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能達到初中體育教學要求。而初中體育的要求相較于小學體育來說更為嚴格,也有一部分學生無法承受體育課程中的高運動量,對運動進而產生了抗拒心理,也導致他們對體育教學產生了抵觸心理。如果此時教師再對他們進行嚴格要求,或是對其進行不恰當的批評,這些體育后進生更會開始抱怨體育教師不懂得體諒他們,形成了對體育教學的偏見。
這種偏見是影響體育后進生提升體育成績的關鍵。對于初中體育教師來說,在對體育后進生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改變他們這種不正確的思想。例如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觀察了解每個后進生的情況,然后利用課下時間與他們進行單獨的交流,為他們講述與體育相關的案例和體育精神,并讓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以此不斷調整體育后進生的思想。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初中體育后進生真正克服他們心理上的障礙,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為未來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打下基礎。
二、在課下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一部分體育后進生即使認識到了體育的重要性,也無法克服自己內心對體育的抵觸情緒。尤其是對于身材肥胖的學生來說,他們十分害怕上體育課。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除了要引導學生認識體育的重要性之外,還要與他們積極交流,了解每個體育后進生抵觸體育課程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的心態問題。
每個學生對體育產生抵觸情緒的原因是不同的,教師只有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夠了解他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想法,在教學中對癥下藥。對于那些身體不肥胖的學生,教師更要逐漸引導他們解決自己內心的障礙,慢慢接受體育。對于身體肥胖的學生,教師也要讓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運動量,認識到體育對自己身形的重要意義。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適當的體育鍛煉對他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必須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克服他們心理的障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體育教學中擁有健康的思想和積極的鍛煉心態。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初中生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而體育課正是能夠滿足學生運動需求的課堂,應該很容易被學生接受。但是事實上,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讓他們在課堂中進行機械式的模仿練習,完全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鍛煉的熱情,自然也就無法完成后進生的教育工作。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例如,除了特定任務之外,為了達到讓學生鍛煉的目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對于女生來說,教師可以為她們安排健美操、排球、跳繩等運動。對于男生來說,教師可以為他們安排籃球、足球等相對刺激的運動。這種安排結合了學生的愛好,能夠讓他們主動投入到體育鍛煉中,更加人性化。對于那些必須要學的體育項目,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運動的關鍵。這些方式都能夠讓體育課堂變得更加富有活力,有效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對于后進生來說也更加容易接受。
四、重視學生個性與差異發展
目前的初中生心理成熟早,無論什么事情,他們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同時,初中生還處于叛逆期,經常會為了展現自己的個性不聽從教師的建議。在體育后進生教育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體育教師一味對后進生進行批評,很容易讓學生更加厭惡體育課。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理解學生的想法,尊重他們自身的個性,避免學生對自己或是體育產生偏見。教師也要充分尊重每個人在體育中的差異。例如,在筆者之前教學中遇到這樣一個學生,他乒乓球打得非常好,但籃球特別差。在了解這個情況后,我并沒有強制要求他進行籃球練習,而是盡量讓他在課堂中進行乒乓球的練習。然后在乒乓球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為他灌輸一些籃球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后筆者發現,該名學生不僅熱愛上了體育課,對籃球的抵觸情緒也并不是那么深了,甚至開始愿意主動去接觸籃球。每個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和愛好都不同,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對他們進行認真觀察,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個性,尊重差異發展。同時,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師教學提出的要求,對體育教學來說十分重要。
總之,學生是國家的未來,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則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只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教學,課下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個性與差異發展,對體育后進生進行引導,才能消除他們對體育的恐懼心理。
參考文獻:
[1]劉震.淺談“體育后進生”的成因及轉化[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4).
[2]邱智博.淺析體育“后進生”的成因及其轉化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