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文
(甘肅省西和縣城關九年制學校)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對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實驗教學得到較好的效果,應當對化學實驗進行較好設計,從而使實驗教學更加具備科學性及合理性,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進行更好的培養。就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
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對化學實驗教學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當前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化學實驗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應當對化學實驗進行合理設計,科學有效地進行化學實驗,從而使化學實驗教學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促進化學實驗教學進一步發展,對學生化學實踐能力進行培養。
一、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化學整個教育過程中,初中化學屬于基礎階段,同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階段。在初中化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化學實驗加強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能夠保持穩定,并且能夠得以進一步發展,使學生在化學實驗學習過程中能夠加強積極性及主動性,從而保證化學實驗教學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對“燃燒條件”相關內容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向學生展示“燒不壞的手帕”這一實驗,這一實驗趣味性比較強,教師與學生可共同進行操作。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當觀察到手帕未被燒掉時,大部分學生均會感到比較好奇,從而可以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再比如,在學習“碳單質的性質”相關內容之后,可實施石墨導電實驗,從而可對石墨爆彈原理進行解釋,這對學生有效運用化學知識十分有利。
二、創建合理實驗教學平臺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大類型,即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其中,對于驗證性實驗而言,通常情況下其所選擇的教學模式就是“通知,驗證,然后應用”,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都是利用化學實驗對所學相關化學知識進行驗證,對于這種模式而言,其對學生創新能力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均會產生嚴重影響。對于探究性實驗而言,依據學生主體活動程度,其主要包括兩種模式,即引導探究與開放探究。對于探究性實驗而言,通常其具體流程如下:(1)提出問題,在進行閱讀、觀察以及調查過程中會對自然現象、生活現象或者實驗現象產生好奇心,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一些問題;(2)假設及猜想;(3)設計實驗,依據不同探究目的及條件,對實驗進行合理設計,應保證實驗的可行性,從而使預期目標能夠得以實現;(4)實驗操作,通過實驗操作獲得證據及實驗事實,在實驗過程中應當注意正確地進行操作,對實驗現象及數據進行科學記錄,并且在實驗過程中應當注意將觀察及思考有效結合;(5)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利用化學知識對所收集實驗現象及數據進行分析及處理,從而將實驗結論得出,對于與實驗假設不同之處應當進行解釋。對于這種模式而言,雖然預先進行構建,然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并且刻意引導唯一性結果,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對科學方法進行理解。對于探究性實驗教學而言,其能夠與學生實際生活形成密切聯系,有助于學生解決實際生活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相關問題。
三、積極加強自主實驗教學
對于探究性實驗而言,其實施基礎為學生直接經驗,在對相關問題進行設計及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依據自身興趣、愛好及特長在活動中進行參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狀態始終保持積極、活躍及興奮。在實驗整個過程中,都是學生自身對實驗價值進行判斷,可使學生以往被動接受情況得以改變,而是主動選擇并且獲得新知識,教師僅僅進行指導、組織及協助,其能夠使學生在化學實際學習過程中主動積極學習化學知識得以充分體現,從而在化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能夠提高其自主性。
比如,可對銅片灼燒后在其表面所產生的黑色物質進行探究,對于該黑色物質,可提出兩種假設,然后可設計實驗對建設正確性進行判斷證明。由于銅片在加熱之后會生成氧化銅,而氧化銅顏色為黑色,因而猜測可能為氧化銅;另外,由于酒精燃料中含有碳元素,若未充分燃燒,可能會出現炭黑,因而猜測該黑色物質可能為炭黑。對于氧化銅與炭黑而言,其中一種可溶于酸,另外一種不溶于酸,進而能夠對物質進行判斷。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使實驗教學得到理想效果,應當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科學合理設計,從而使化學實驗教學更加具有科學性及有效性,對學生化學實驗能力進行更好的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王興平.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設計與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8).
[2]魏秀梅.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6(2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