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瑋
摘 要:時代在進步,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隨著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現代教學手段發生了很大改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教學模式、教學設計都有著很深刻的影響,分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科中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應用
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又比較抽象的學科。單憑教師的語言表述很難達到理想的預期效果。所以必須要運用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信息技術的出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智力開發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直接影響學生能否有效地學好數學。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但是發揮的作用并不明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充分展示和挖掘了數學本身的內在美,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情,使他們對學習數學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漸漸開始對數學感興趣,從而樹立了對學習數學的自信。
2.突出難點和重點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大多數知識點很難通過教師的語言表述讓學生充分理解。信息化手段的利用,解決了這一難題,更加生動和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鍛煉了學生面對抽象事物的思維理解能力,有效解決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3.訓練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是在不斷學習積累過程中漸漸發展起來的。信息技術在現代數學中的運用,使數學思維的發展過程更加充分和清晰,完善了小學生的思維訓練。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了,也更好地培養了他們的歸納能力、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4.創設情境,應用拓展
小學數學的應用性十分廣泛,學生學完相關知識后,往往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一定的情境加以輔助,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知識要點。有了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就能更好地創設情境,把教學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放到創設的情境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樣的情境創設能夠把數學和現實生活進行緊密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改變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學生反復觀察和動手操作的機會增多了,這也就更加有助于學生發現規律,探究結果,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學生學得困難,教師教得困難,老師所講解的抽象知識學生根本無法真正理解。現在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把課件生動展示給學生,改變了以往的學習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上的實踐應用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參與意識
以“圓的認識”為案例,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畫面1: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行駛著各種車輛,有手推車、汽車、自行車等等,車輪的形狀都是圓的,大家歡快地乘著自己的車忙著趕路。
畫面2:接著畫面出現一個頭上戴著問號的小朋友,他在想為什么車輪都是圓形的,要是可以換成其他的形狀會是什么樣子呢?
畫面3:剛剛馬路上的車子全部換了不同形狀的輪子,三角形、四方形、六邊形等各種各樣的形狀,車子開始出現顛簸不穩的狀態,甚至有人摔了跤……接著教師開始闡述原理。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創設情境,化抽象為具象,使問題更容易理解,突破教學難點。
2.人機交流,個性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功能不僅只有信息的展示,還具有強大的交流功能。以“求陰影部分面積”一題為例,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在計算機上對圖形進行平移、補割等操作,同時計算機也能智能分析學生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需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種信息化手段節約了時間,在較短的時間提供給學生大量練習題,實現了學生與計算機之間的交流功能。
3.重視操作
要真正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如,讓學生用矩形和圓形設計一個面積為10平方米的小花園,學生在運用計算機操作的過程中,屏幕上五顏六色,形狀各異,很多精美的圖案油然而生,學生激情滿滿地投入到創作中,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并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對圖形的記憶,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增加了他們的體驗程度,更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4.變抽象為具象
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大量直觀的圖像,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現代技術的廣泛應用,對于數學學科影響深遠,它能很好輔助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質有效的數學課堂,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下,一切都要從學生出發,讓學生能在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富園.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8.
[2]焦鳳梅.信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