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昌娣
摘 要:在現代化教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許多教學技術與教學模式都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支持下,小學數學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當代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融合可以在深層次上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新課程教學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習積極性。對于教師的教學過程來說,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效率,讓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發展有更寬廣的未來。就推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深度融合
隨著我國基礎教學改革的速度不斷加快,許多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實踐中逐漸發現了更多的教學改革道路,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是其中受重視程度比較高的一種。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整合與利用,讓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多元化,許多課程中設計的教學活動都有了很好的實施方案,學生在面對新課程教學改革指導下的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融合型課堂時,所展現的學習能力和進步也都是很可觀的。信息技術的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習方法中走出來,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愿意與教師進行教學互動,促進信息技術的利用與強化,讓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建設有更加完善的體系,這樣的教學環境和教學目標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要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小學數學的學習價值和學習意義,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熱情,不斷鉆研、不斷提高基礎數學知識和數學學習能力。
一、我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融合現狀
1.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
教師在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本身的教學素養和教學技術是需要不斷提升的,但我國目前的許多小學教師沒有很好地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是非常低的,這樣的自身條件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對教學課堂的改善和發展。教師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也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而且對信息技術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偏差,雖然可以在教學課堂上進行多媒體教學,但本質上離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融合的要求還相差甚遠。這樣的教學現狀對于我國的小學數學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需要教師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學習能力,通過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和教學基礎技術,這樣才能改善目前的狀況。
2.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不能有效融合
許多教師雖然自身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但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還是非常低的,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發展改革過程中,教師很難有效把握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結合點,而且在實踐操作與教學課堂檢驗中發現,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這樣的情況對于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發展來說,存在一定的阻礙。
例如,許多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圖形課程的教學時,發現多媒體信息技術所能展示的數學知識與自己在黑板做的板書內容、作用基本相同,逐漸就舍棄了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利用。
此外,教師對自身的職能和工作沒有清楚的定位,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也非常低,僅僅針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的融合,而忽略了教師本身在課堂中的作用,這樣會產生本末倒置的情況,讓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內容產生一定的誤解,而且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也是非常不利的,從根本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
3.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的融合還沒有得到根本的重視
雖然現在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在發展過程中提出了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這樣可以幫助廣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學效率,但實際上,某些學校以及領導班子還沒有看到這個融合方式以及改革方向的成效,這些問題很容易讓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價值被忽略。教育部門的不重視影響學校教師的落實實踐,學校部門的不重視容易影響教師的改革和研究,整體上的融合成果沒有實現之前,重視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教育工作需要在改革中創新,在不完善中逐漸蛻變,但目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還是難點。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深度融合的策略
1.提升教師教學素養
不管是教育部門的監督還是學校建設的管理,都需要針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深度融合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讓教師通過繼續教育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掌握更多有利于教學改革的信息技術,從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把信息技術與教學課堂模式有效進行融合,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深切感受到信息技術帶來的方便和意義,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才有價值。
小學階段的數學在很多教學環節中,都有抽象化概念,這些概念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利用對教學課堂有幫助的信息技術完善小學數學課堂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有更加寬廣的視野,逐漸掌握更多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為將來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2.創設教學情境,完善信息技術的利用
情境教學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深度融合是非常有幫助的,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情境教學往往缺乏一定的感染力,需要學生自己在腦海中構建許多活動中的元素,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和思考,而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幫助學生在情境模擬課堂中更快地建立自身形象,把自身帶入課堂活動中,不斷參與學習,不斷理解課堂內容。
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學加減法教學時,可以將信息技術作為課堂情境模擬切入點,制作一段動畫,內容為:小明媽媽要過生日,小明準備為媽媽買生日禮物,他自己有十元錢,可以買到以下三種禮物:A五元,B兩元,C一元。問小明最多可以買多少種禮物,有多少種購買方法?
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深度融合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技術在知識具象化表現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點,教師應該利用這一優點讓信息技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改革的一大武器,幫助小學數學教學從傳統教學模式的弱點中完全脫離出來,形成新的教學體系,結合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愛好,建設符合當代教學目標的教學課堂,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價值。
3.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針對性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和把控往往是靠自身的教學經驗完成的,這樣的情況對于教師來說是教學過程中的負擔,而對于學生來說又不能很公平地完成學習目標。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很快地查找出學生的針對性問題,具體到哪一課程的具體問題中都可以有非常完善的教學方式和指導方式。信息技術的針對性教學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有深刻影響的,學生可以體會到傳統教學模式中很難實現的公平學習,還能在學習過程中拉近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從根本上提高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深度融合的價值體現。
例如,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對不同課程的不同框架結構以及關聯性進行多媒體信息展示,讓學生對不同課程的重要性以及與其他課程環節的關聯性有直觀的理解,這樣學生就可以有效挖掘自身的學習問題,從而在課后尋找教師進行改善和提升。
就我國目前的發展來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堂深度融合還處于一個發展階段,有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斷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呼嬡.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
[2]張海燕.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3]陳亞.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