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小學課程的一門必修課程,還是因為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能力可以說是一項基礎能力。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的棟梁,他們的信息技術能力更是影響著社會與國家未來的發展,因此,教育者需要根據新課標優化計算機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結合自身的實踐經歷,淺談新課程下對于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希望對相關教育者起到部分借鑒作用。社會在不斷發展,教學也在不斷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弊端已經比較充分地展現出來,比如說教學模式單一,形象的說法就是黑板上教計算機,學生對于這種模式的教學缺乏學習興趣,而且信息技術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有抽象,學生經常會覺得難以理解。總的來說,傳統教學給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一定的局限性。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
一、目前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現狀以及典型問題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中越來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他們年齡還小,常常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缺乏興趣的情況,概括來說,小學生愛玩是比較正常的,在小學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優化教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做好備課三部曲:一備教材,二備操作截圖,三備PPT的展示,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雖然是相同的教學內容,但是給予了一個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也會強很多。
在實踐教學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創新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對事情常常只有三分鐘熱情,對學習更是如此。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激起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還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唱好三部曲,那就是理論講解、PPT演示、操作指導。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要在考核中增加實踐操作的內容,要在日常教學中給予學生操作的時間。在實際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常常會為了管理小學生,而削減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時間。這就要充分發揮網絡教室控制軟件的控制作用,發揮屏幕廣播的作用,管理好學生。可以說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在教學管理以及教學設計安排上取得平衡,從而局限了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程下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建議
1.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
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文字錄入的輸入法選用以及輸入法的學習是相對來說比較基礎的內容,也是學生在日后的計算機使用中比較常用的技能,因此,小學生需要打好扎實的基礎。這一些內容都是相對基礎的,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進行摸索的時間,要使用課后作業與練習這一環節,布置一些學習和操作的作業,刺激其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探索欲望。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小學生基本具有一些信息技術本能,給予他們一定的摸索時間,他們的自學效果往往會令人驚訝。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文字的錄入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項基礎能力,關于此的相關設備、軟件也在不斷進步,比如說以QQ聊天形式的訓練,雖然是相似的訓練內容,但是在這樣一種方式下的訓練,學生往往會有更大的學習興趣,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也會更加積極主動。除此之外,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教育者需要重視。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控能力還比較差,對于信息技術這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來說,在課堂上不得不留給學生進行操作的時間,但是在實踐教學中往往會有各種情況出現。比如說大聲喧嘩、取鬧,或者是玩游戲、聊天等,這對于小學生來,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來說再正常不過。對此,教師需要進行管理,當然不能夠一味地進行剛性教學,還需要注意與柔性教學相結合。例如設定一定的獎罰制度,表現好的就能夠給小星星,表現不好的就扣一個小星星。除了必要的管理之外,教師還需要營造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
無論是小學生還是高中生,他們仿佛自身就有一種競爭意識,有了比較與競爭之后,大部分學生都會有所改變,比如說按照實際座位進行分組,按照實際的紀律情況進行獎罰。良好的競爭氛圍不僅能夠集中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的注意力,還能夠刺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培養來說是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當然這還可以應用到教學當中,比如說資料查詢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學生如何利用網絡搜索相關資料,可以將教學設計成競爭的模式,比如說最先完成的小組可以給予獎勵,對前幾名學生進行公開表揚等等。
2.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可以說是逐漸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教學也不例外,比如說微課,這樣一種新型微型視頻學習模式可以說是近年來我國教學上的一大創新。其實隨著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大,學生的學習更加依賴于課后學習,信息技術學習也不例外,因為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面對越來越高的教學目標,學生需要在課后更多地進行學習。但有的地方使用的是循環教材,除了上課,學生課后無教材可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自主學習的模式受到極大的推廣,互聯網更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途徑。教師在開始教學本冊教材時,要將教材教學資源的網址和訪問方式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網絡進行網上學習,使學生能夠通過網上圖書館、PPT演示、微課學習、視頻知識點學習信息技術,當然還有利于其他科目的輔導。以信息技術的發送郵件、發表日志為例,學生可以找到具體章節的具體知識點,并且進行視頻式的學習,掌握信息報送的方式、附件需要有的格式、怎樣插入圖片、設置字體格式、確定報送內容等。在相關的軟件檢測中,相關軟件還能夠為學生打出分數,幫助學生找出錯漏點。
新型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之間比較明顯的區別就是學生的地位不同,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明顯處于相對被動的學習狀態,無論是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還是其他科目,這都是阻礙教學有效性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也提出在教學中需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客觀來說,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參與度也有利于對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培養。雖然信息技術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就,但是教師還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比如說創新教學方式,完善考核方式等,相信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一定能夠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玲莉.淺析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信息素養[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2).
[2]凌凡干.“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