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肖霞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福利一校)
摘 要:“數學廣角”教學中,將數學思想有意識地滲透于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學習知識點,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滲透基本數學思想方法是落實新課標精神的需求,基本思想是數學學習的目標之一,對學生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數學廣角
一、數學思想及數學思想方法的定義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的本質認識,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映射到人們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加工的結果。數學思想方法是對數學知識更高層次的概括總結。數學思想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認知結構,將數學知識的概括變為能力的提升,是數學思想的精髓,對學生的長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數學廣角”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意義
(一)數學思想是數學教學的“魂”,數學思想方法揭示了數學的本質,而“數學廣角”的內容更是數學思想的集合體
將數學思想滲透到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有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點,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記憶,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更能將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情感、價值觀有機地統一起來。
(二)滲透基本數學思想方法是落實新課標精神的需求,基本思想是數學學習的目標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教材打破以往陳舊的課本知識傳授方法,它能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用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通過操作、實驗等直觀手段去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和培養學生數學能力與思維品質,這正是小學數學新課改的真正內涵。
三、“數學廣角”教學中如何巧妙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一)進行課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即課前教師教學思想的滲透。只有對數學方法有了理性的認識與思考,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課本知識往往較多展示出的是對數學知識的總結,對于數學結論里面所隱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并沒有明顯地凸顯出來。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不應只注重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應該深入研究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隱含在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在教學目標中明確寫出滲透哪些數學思想方法,并將其落實到每個活動設計中,將數學思想方法有機地融合在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將數學思想滲透于自己的意識之中。教師還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更要反思自己是否將數學思想進行內化提升。例如,在沏茶問題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探討小明燒水沏茶的順序,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先干什么,接著干什么,最后干什么,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時進行。讓學生知道沏茶策略,觸類旁通,能解決類似的問題。
(二)課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即情境創設、樹立建模思想、及時應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既沒有脫離數學思想方法的數學知識,也沒有脫離數學知識之外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知識與思想的有機結合體。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研究教材,更要探究數學思想滲透的方法。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內化。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時,首先創設情境,學校聘請設計師要為學校花壇一側種樹,而花壇長25米,每5米種一棵,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如何種,需要幾棵樹,讓學生大膽猜測,學生紛紛猜測,有的說種5棵,有的說種4棵,有的說需要3棵。到底需要幾棵?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種植方法,并發現其中的規律。隨著問題的拋出,學生陷入了沉思。棵數與間隔的個數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呢?于是,我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插一插、議一議,利用手中的教具模擬種植方法。學生通過操作,發現有三種情況(兩端種,兩端不種,只種一端)。接著讓學生探究不同的種植方法,就會有不同的種植棵數,種植棵樹和間隔數之間也是不同對應關系,在學生愉快的活動中順利地解決了上述問題。植樹問題就是運用了化繁為簡的思想,從簡單問題的研究中找到規律,最終來解決復雜問題。在探索歸納驗證的解題活動中,自然滲透了建模的思想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思想方法在問題解決中的重要作用。
(三)課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即及時回頭整理與復習,強化數學思想方法。復習階段是將知識得以滲透后進行的系統整理階段,是數學思想得以應用的過程,是通過量的積累而達到質的轉變,從模糊到清晰的飛躍階段。學生通過練習能夠使數學思想得到鞏固與深化,不是機械地照搬學科經驗,當能夠融會貫通,開始有新的創新思想時,才真正是對數學思想的更深層次的滲透。如,在復習搭配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讓搭配做到不遺漏,要有順序地搭配,掌握數的組合思想,學生自然會想出許多搭配的方法,找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搭配案例。
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是每位教師的目標,數學思想具有反復性、長期性的特點,只有不斷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摸索中總結,才能讓數學思想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才會更有效地促進教學的進步。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