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蓉
(甘肅省敦煌市七里鎮白馬塔小學)
摘 要: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多以形式單一、機械重復的識記練習為主,并且偏重于拼音、識字教學的具體內容,而涉及閱讀和習作教學內容的作業卻輕描淡寫,以致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閱讀和習作”的訓練量不夠,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不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探究閱讀和習作作業的有效設計,以增強學生對語文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以下便是課題組經過調查、研究、實踐,所積累的一些關于閱讀和習作作業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習作
一、閱讀作業的優化策略
小學語文教師要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挖掘文本,找準閱讀的切入點,同時要充分利用課外的資源,創造性地結合學生的特點,與課內資源實現“無縫對接”。
1.課前閱讀預習作業要具體明確、易檢測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本身就是一種自學,如何提高這種課前自學效果,我們設計了一種課前預習表格,表格內容包括自學作者簡介、生字新詞(帶拼音)、四字成語(帶注釋)、摘錄美詞佳句(帶修辭)、劃分課文段落層次、課文主要內容概括、讀后感悟、家長記錄朗讀課文三遍的時間等。這樣做就使學生課前閱讀有了針對性,教師也可以直接獲得學生課前閱讀的反饋信息。
2.課堂閱讀作業堅持“四步曲”
我們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要求,從優化課堂閱讀作業入手,采用了:讀通讀順,整體感知;讀熟讀懂,理解感悟;感情朗讀,情感共鳴;誦讀積累,遷移運用。對學生的課堂閱讀作業進行了優化,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課外閱讀作業要制度化,并及時檢測
我們希望學生多看課外書,卻不知道學生是否真正看了書。怎樣布置課外閱讀作業,有效地引導不同學段的學生看書呢?如果學生看了書,我們應該如何檢測才能更好地配合學生的閱讀?這一系列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1)課外閱讀作業的布置要做到定時、定篇、定量
課外閱讀作業的布置,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而在閱讀習慣的培養階段,定時、定量、定篇的閱讀對于指導學生何時讀、讀多少、讀什么有著很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①定時。我們把學生的閱讀時間分為校內和家庭兩大塊。校內的閱讀時間主要是每天午間閑暇時間和每周圖書室閱讀課,校外的閱讀主要是每天放學后和周末休息時間。一是要求學生每天閱讀半個小時以上;二是利用午間和每周的閱讀課時間讓學生交流討論;三是開展其他生動有趣的閱讀交流活動,豐富閱讀的形式和內容。②定篇。閱讀作業的定篇是指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閱讀特點和需要,選擇內容形式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全班共讀一本書。定篇便于在共同閱讀的時間段內、共同的閱讀內容中學習研討。③定量。保持學生每天閱讀的基本量。閱讀量比較大的孩子可以反復閱讀,讓閱讀走向縱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閱讀量一般是每天一個故事,讀完講給爸爸媽媽聽,能講多少講多少。后面慢慢擴展到一本書的5頁、10頁等。定量還有一個好處是便于檢測。每天的閱讀效果都可以在第二天的檢測中反饋出來。
(2)課外閱讀作業的檢測要做到及時、有趣、有效
在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檢測一定要跟上。我們琢磨了很多的形式:①“創星達標,喜報激勵”。②“故事大賽,講演結合”。③“畫畫插圖,班級展覽”。④“知識競賽,閱讀比拼”等。
二、習作作業的優化策略
1.習作課中的習作作業要明確訓練重點,給予適度指導,教給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習作課堂作業從低年級的寫話抓起,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段,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整篇習作。習作訓練不能一蹴而就,應該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每堂習作課都應該有習作的重點訓練內容,教師應該依據教材、習作主題設計適合自己班級的習作作業。
(2)習作課中習作作業教師要給予適度的寫作指導。具體步驟如下:搜集素材→審題試作→口述動筆→互說互改→集體評改→吸取精華,潤飾加工,再評再改。
(3)習作課中要抓住批改時機,培養學生自己改文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修改方法,逐句閱讀,仔細修改。以讀為主的“改文”方法值得實踐。
2.閱讀課中的習作作業要利用好下課前的10分鐘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訓練途徑,因此我們嘗試了“30+10”的閱讀和習作整合教學模式,結合課文理解,在一堂課的最后10分鐘進行各種小練筆。如:(1)扣住重點段落小練筆;(2)扣住課文難點小練筆;(3)扣住重點詞句小練筆;(4)圍繞文章中的人物小練筆;(5)圍繞文中特定場景小練筆;(6)依課文插圖小練筆;(7)按作者思路小練筆;(8)按照詩歌意思小練筆。
3.課外閱讀后的讀書筆記要發揚個性
讓學生創意畫寫,記好讀書筆記便是一種值得借鑒的方法。這種讀書筆記不是簡單的摘抄。筆記里有他們畫的簡筆畫,有他們提的問題,有的甚至畫了幾個主要人物,并在旁邊簡要批注人物特點,還有學生把重要事件的來龍去脈用網狀圖加以說明……
總之,以上這些優化策略都是為了讓學生的閱讀規范化,習作常態化。在日積月累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愛閱讀、常習作,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黃路陽,郇紅.小學教育專業的專業定位和培養模式[J].繼續教育研究,2009(3).
[2]謝觀會.淺談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讀寫算,2015(2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反思與優化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為【GS[2016]GHB036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