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華 朱德華 鐘麗敏 吳文強 張翔
健脾益腎顆粒聯合IZL-2003Ⅱ免疫治療系統對化療后毒副反應臨床研究
葉青華 朱德華 鐘麗敏 吳文強 張翔
目的觀察健脾益腎顆粒聯合IZL-2003Ⅱ免疫治療系統對減輕腫瘤患者化療毒副作用的臨床價值。方法90例腫瘤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采用常規化療+對癥處理)和觀察組(采用常規化療+穴位輻照+口服健脾益腎顆粒), 每組45例。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2.2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皮疹發生率為2.22%,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4.44%(2/4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78%(8/4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卡氏評分(KPS)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兩組的谷丙轉氨酶(ALT)及肌酐(Cr)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脾益腎顆粒聯合IZL-2003Ⅱ免疫治療系統有助于減輕腫瘤化療毒副作用, 增加臨床療效, 并控制胃腸道反應, 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腫瘤;常規化療;毒副作用;穴位輻照;健脾益腎顆粒
惡性腫瘤危害大、周期長、治療難度大, 通常以化療為主,但化療后受毒副作用導致機體正常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1]。為此, 本院在“無創、微創、無痛、微痛”治療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中藥免疫療法, 為證實該療法的療效確切,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確診為惡性腫瘤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性原則并結合不同處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對照組男26例, 女19例;年齡18~75歲, 平均年齡(48.77±12.50)歲;類型:肺癌12例,胃癌8例, 大腸癌6例, 乳腺癌11例, 卵巢癌8例。觀察組男23例, 女22例;年齡18~78歲, 平均年齡(50.10±15.02)歲;類型:肺癌10例, 胃癌8例, 大腸癌8例, 乳腺癌12例,卵巢癌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知情同意者;②符合中醫脾腎氣虛、脾腎陽虛辨證分型標準者;③有明確的病理及細胞學診斷, KPS評分≥60分, 至少能完成2周期化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2]。排除標準:①結核活動期;②妊娠期或哺乳期;③無法配合IZL-2003Ⅱ免疫治療系統治療;④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精神疾?。?]。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化療后, 開展對癥治療、營養支持[4]。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 采用IZL-2003Ⅱ免疫治療系統進行穴位輻照:該系統攜帶3組極高頻電磁波和紅中外輻射治療頭。將治療頭分別固定于中脘穴和雙側足三里穴進行輻照, 配以音樂物理治療。1次/d, 30~40 min/次[5]??诜∑⒁婺I顆粒(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10983006)30 g, 組方為:黨參、白術、女貞子、菟絲子、枸杞子、補骨脂, 2次/d[6,7]。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ALT及Cr、KPS評分, 并記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以及出現皮疹不良反應情況。
1.5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后白細胞或血小板計數恢復正?;蜉^治療前提高1倍以上;ALT或Cr≤1.25×N(N=正常值上限), 或較治療前下降50%以上[8];KPS評分提高>20分;治療后惡心或無癥狀。有效:治療后白細胞或血小板計數較治療前提高>0.5×109/L;ALT或Cr較治療前下降50%以下;KPS評分提高10~20分;治療后出現暫時性嘔吐。無效:治療后白細胞或血小板計數提高<0.5×109/L;ALT或Cr較治療前升高;KPS評分下降;治療后出現難以控制的嘔吐。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4.44%(2/45),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78%(8/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的白細胞計數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均明顯提升, 但觀察組治療后的白細胞計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血小板計數治療前后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KPS評分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兩組的ALT及Cr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2.2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50, 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各觀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各觀察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bP>0.05;與對照組比較,cP<0.05
組別例數時間白細胞計數(×109/L)血小板計數(×109/L)K P S評分(分)A L T(U/L)C r(μm o l/L)觀察組45治療前2.53±0.9195±1080±1058.0±22.6115.00±1.29治療后 4.74±0.28ac96±11b90±10ac37.0±18.9a85.00±2.20a對照組45治療前2.59±0.6494±1080±1057.0±19.7113.00±1.33治療后 2.94±0.72a95±10b80±10b38.0±20.0a88.00±2.28a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中僅1例出現皮疹, 發生率為2.22%;對照組中出現6例皮疹, 發生率為13.33%,觀察組的皮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873, P<0.05)。
中醫認為“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 多有積聚之病”?;诖死碚摤F代中醫藥學研制出健脾益腎顆粒, 其中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可避免腎髓先天不足, 白術、黨參可健脾益氣。多藥味聯合作用一方面可增強免疫力, 提升毒副反應耐受力, 促進血液循環, 維持化療正常血象;另一方面可益氣生血、培補脾腎[9]。
中醫穴位刺激可增強免疫力, 改善細胞免疫性差、多變之現象, 并加大白細胞作用, 同時可預防和控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10]。IZL-2003Ⅱ免疫治療系統分別針對中脘穴和雙側足三里穴進行輻射, 配以音樂物理治療, 可激活神經、內分泌、經絡等系統的免疫調控點, 控制病灶轉移、腫瘤復發。而傳統CIK免疫治療不但費用較高, 而且會導致機體感染, 以及引發生物制劑過敏反應。因此臨床主張采用中醫藥免疫來控制腫瘤化療毒副反應, 既安全又經濟, 而且效果卓著。
本次研究所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2.2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皮疹發生率為2.22%,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KPS評分高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兩組的ALT及Cr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健脾益腎顆粒聯合IZL-2003Ⅱ免疫治療系統有助于減輕腫瘤化療毒副作用, 尤其對于控制胃腸道反應,改善白細胞下降,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明顯提高臨床療效,而且健脾益腎顆粒無需煎煮, 攜帶方便, 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1] 陳國梅, 楊忠慧, 成昌娟.某院腫瘤科抗腫瘤中成藥臨床藥師干預前后對比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2(1):745-746.
[2] 張慶乾, 陳嘉斌.培土生金法在肺癌術后治療中的運用.新中醫, 2017, 3(1):1005-1006.
[3] 鄭佳彬, 周曉梅, 劉杰, 等.林洪生“固本清源”理論維持治療惡性腫瘤經驗.中醫雜志, 2017, 3(1):752-753.
[4] 王瑤, 王敏.健脾益腎顆粒聯合常規西醫方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血清學指標評估.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5, 21(6):762-765.
[5] 張劍輝, 楊婧, 劉穎.健脾益腎顆粒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患者無病生存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中醫藥導報, 2016(11):33-34.
[6] 許紹蘭, 趙丹, 毛峻.琴健脾補腎顆粒的質量標準研究.藥學實踐雜志, 2016(6):530-533.
[7] 黃靜娥, 李柳寧.經方對減輕腫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研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經方治療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年會, 2015.
[8] 李燕茹, 白穎, 姜涥.觀察參芪扶正方輔助用藥對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的減毒作用.中國醫藥導刊, 2016, 18(6):856-857.
[9] 范正麗.郝迎旭教授中醫藥防治腫瘤化療毒副反應臨證經驗總結及臨床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4.
[10] 王巧珍, 靳彩玲, 陸志紅, 等.IZL-2003免疫治療系統對改善惡性腫瘤患者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后生活質量及骨髓抑制的影響.新鄉醫學院學報, 2012, 29(8):613-614, 6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4.050
2017-05-31]
肇慶市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040304-9)
526040 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