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蓓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徐州 221000)
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康復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肖 蓓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 對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實施治療的腦卒中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患者的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復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和對照組相比顯著偏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復效果,同時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腦卒中;日常生活能力;康復效果;護理滿意度
在現代醫學中腦卒中是常見腦血管意外,不但臨床發病率高,同時致殘率、致死率以及復發率也比較高,常見遺留癥狀則是肢體運動障礙,對患者的日后生活質量具有嚴重影響[1-2]。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復效果,本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實施治療的腦卒中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患者的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齡61.76歲,卒中類型為:腦梗死29例、腦出血5例;觀察組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齡58.64歲,卒中類型為:腦梗死27例、腦出血7例。兩者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臨床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策略如下:
1.2.1 組建護理路徑管理小組
護理小組的組成為:總護士長、病區護士長以及臨床康復護理專家。對護理人員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知識培訓,引導護理人員掌握心理測試方法、肢體功能評定手法以及健康教育手段等相關知識。
1.2.2 設計臨床護理路徑表
依照醫護人員的臨床護理經驗,對患者首日入院臨床各項指標進行合理評估,并且在對患者各項需求充分了解后,以時間為橫軸,對患者實施一系列臨床護理,其中包括基礎護理、功能鍛煉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設計出和患者個性化需求相契合的臨床康復指導護理路徑。護理路徑表設計2份,其中1份為醫護人員版,另外1份為患者版,在醫護人員版上加上護理工作重點[3-4]。
1.2.3 實施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即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評估、預測工作,嚴格依照護理路徑表對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及治療。每個患者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在執行過程中需要依照患者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護理路徑表時間及內容。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估(±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估(±s,分)
組別 n 入院前 出院時觀察組 32 23.04±13.85 56.38±24.69對照組 32 22.69±14.24 41.92±25.63 P ->0.05 <0.05
2.2 康復效果評估
觀察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評估 [n(%)]
2.3 護理滿意度評估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和對照組相比顯著偏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評估 [n(%)]
在腦卒中患者臨床治療中,依照患者本身存在的自理缺陷,制定相應的康復護理程序,在這一程序中包括護理時間、護理內容以及護理計劃等,并對患者的康復護理目標進一步明確,有計劃、有針對性、有預見的對患者實施臨床康復護理。并且在患者護理過程中讓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留在患者身邊,規范護理手段,強化護理人員和醫生、康復治療師的合作,為患者制定有效的康復護理計劃,從而對患者臨床康復具有重要促進作用[5]。
在本次患者臨床護理中則也注重和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引導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并積極引導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相應的訓練技巧,認識到康復訓練的重要作用,從而為患者臨床康復提供有效基礎。其中在本次患者臨床研究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康復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相關臨床研究文獻結果一致,說明本次研究具有研究價值。
由此可以明顯看出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值得被推廣。
[1] 陳美榮.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0,(7):16-18.
[2] 趙納幸,張燕雙.應用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對腦梗塞病人的影響[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11):156-157.
[3] 鄭舟軍,戎 燕,龔戩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二級康復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5):396-398.
[4] 孫素娟,趙秀娟,劉月欣,等.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對照研究[J].中國康復,2010,25(1):70-71.
[5] 楊 勇,余時智.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中的運用及康復效果評價[J].激光雜志,2014,(5):88-8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4
B
ISSN.2095-8803.2017.07.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