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丙英
(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安徽 蕪湖 241000)
手術護理路徑在腹腔鏡疝修補手術護理配合中的價值研究
徐丙英
(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安徽 蕪湖 241000)
目的 分析手術護理路徑在腹腔鏡疝修補手術護理配合中的應用效果,以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進行腹腔鏡疝修補的腹股溝疝患者4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采用手術護理路徑配合方式。經過治療后,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比較二組患者手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醫患手術護理服務滿意程度,以觀察手術護理路徑在腹腔鏡疝修補手術配合中的應用效果。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較對照組減少,護理滿意程度優于對照組。組間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手術護理路徑在腹腔鏡疝修補手術中能有效的減少手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縮短手術時間,提高醫患護理滿意程度,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優點,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手術護理路徑;手術護理路徑;應用效果;腹股溝疝
腹股溝疝是由于腹壁肌肉的強度降低使腹內壓增加引起的,分為直疝和斜疝兩種。此病比較常見,好發于男性,且常見于右側發病,腹股溝疝若不給予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嚴重的并發癥。本研究以46例進行腹腔鏡疝修補的腹股溝疝患者為對象,對手術護理路徑在腹腔鏡疝修補手術護理配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進行腹腔鏡疝修補的腹股溝疝患者4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對照組23例患者: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為(51.63±7.21)歲;病程15天~7個月,平均病程(3.02±0.48)月;腹股溝疝類型:直疝3例,斜疝20例。對照組23例患者: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為(51.45±7.67)歲;病程15天~7個月,平均病程(2.84±0.65)月;腹股溝疝類型:直疝2例,斜疝2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腹股溝疝類型等數據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診斷患有腹股溝疝(2)患者均自愿入組(3)入組前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2)具有溝通障礙、感知障礙、精神障礙等(3)拒絕入組。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進行腹腔鏡疝修補手術。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方式: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術前準備手術器械及手術設備,進行常規的手術護理,術后尋訪。實驗組采用手術護理路徑配合方式:(1)專職訪視護士:術前1天,根據手術通知單填寫術前訪視單,查閱患者病例,了解患者病史及家族遺傳性疾病等,檢查血常規、心電圖、凝血四項等結果,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完成訪視后進行交班。(2)巡回護士:術前1天,完成于專職訪視護士的交接工作,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如有特殊情況做好記錄,手術前進行手術器械和手術儀器的準備和檢查工作,術前半小時再次查看手術儀器和手術器械,進行患者的交接、安置,向患者介紹洗手護士、巡回護士、醫師等工作人員。(3)洗手護士:術前1天,完成與專職訪視護士的交接工作,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提前半小時進入手術室檢查手術器械等滅菌情況,與主刀醫師進行溝通,準備好手術需要用品,提前15分鐘洗手,備好消毒用物,與巡回護士進行物品的清點。(4)腹腔鏡器械管理護士:根據手術通知單準備所需腹腔鏡器械,將器械及時送到手術室。
1.4 評價標準
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表現,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護理滿意度。
1.5 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為總依從率,x2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較對照組減少,護理滿意程度優于對照組。組間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詳見表1、見表2。

表1 兩組手術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n(%)]

表2 兩組手術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n(%)]
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腹股溝疝[1]的最可靠方法,經過長時間的臨床研究發現,傳統手術治療后易復發、患者術后會有劇烈疼痛,同時會限制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手術,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逐漸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具有大眾化、創傷小、復發率低等優點。由于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比較復雜,手術室護理配合工作顯得極為重要。
手術室護理路徑[2]是標準系統的將護理工作與手術操作內容和患者疾病特點相結合的特殊護理方案,以時間為線索,在術前2天開始實施,手術室護士經過培訓后,嚴格按照路徑表實施相應工作,使護理工作連續高效的進行。在手術中,患者的配合和心理狀態都是極為重要的,通過手術室護士與患者的溝通,給患者減輕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術難度。手術護士有條不紊的交接工作,能夠用有效的減少手術時間,降低手術室器械不全、用物短缺等常見不良反應情況,提高手術安全性。通過手術室護士、醫師、患者的配合使手術更加順利。本研究以46例進行腹腔鏡疝修補的腹股溝疝患者為對象,通過進行手術室護理路徑方式和常規護理方式的對比發現,手術室護理路徑較常規護理方式有一定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手術護理路徑在腹腔鏡疝修補手術中能有效的減少手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縮短手術時間,提高醫患護理滿意程度,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優點,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邵 毅,智緒亭.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研究現狀及進展[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3,16(7):566-568,571.
[2] 商玉環,葉春花.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股溝疝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9(5):44-46.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07.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