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行政許可法的頒布施行,行政許可成為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重要手段。在許可監管的運行過程中,許可證到期之后所面臨的行政許可延續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明確行政許可延續的實質內涵要義,探析視為準予延續與逾期許可延續申請的制度規定,針對性提出行政許可延續預告制度,力求維護被許可人的私人權益,協調官民關系,推動服務型政府構建。
【關鍵詞】行政許可延續:視為準予延續:逾期延續申請:行政許可延續預告
行政許可的施行,是政府行使行政權力規制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手段,基于維系社會發展的持續性及保護人民群眾的私人權益的考量,行政許可延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從法律規范路徑分析出發,因規定理解的不一在實踐中不同行政機關的做法也并不統一。故而有必要認真研究行政許可的延續制度,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以促進行政許可制度的科學性和統一性,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一、行政許可延續的內涵界定
行政許可法第50條第1款中規定被許可人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以上行為從規范角度分析來說,表明行政機關通過延長行政許可有效期限的方式,實現被許可人持續擁有原行政許可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行政機關在作出是否準予延續許可的決定之前,不需要按照法定標準對被許可人的申請再次審查。行政許可的延續仍然是基于第一次獲得行政許可的法定條件基礎,實際上是初次行政許可有效期的簡單延續。對于行政許可的審查任何時候都應嚴格按照法定標準,這是行政許可法定原則的體現。行政許可有效期延長的程序性規定,意味著許可證期限的決定權由行政機關掌握,行政機關因此甚至可以肆意改變立法所事先設定的行政許可的有效期限,這顯然是不合適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被許可人自身條件或者客觀條件,也未必再符合法定的條件標準。因此行政許可的延續實質內涵絕非簡單的有效期的延長,而應當是在原有的行政許可證照即將到期失效時,由原許可人提出申請,行政機關審查同意之后,符合法定的條件與標準之后,重新獲得的一個全新的行政許可。從私人權益保護的角度出發來看,原被許可人雖然依舊要提交證明符合法定條件的材料,但是這并不能成為獲得行政許可的阻礙,在符合法定標準后行政機關沒有拒絕的余地,權利救濟渠道反而通暢。
二、行政許可視為準予延續制度探析
行政許可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準予延續。許可視為準予延續的意義在于督促行政機關及時行使行政職權,在行政機關逾期未就申請作出決定時,推定許可證屆滿續期有效,被許可人有權繼續從事原來的活動,立法著力于保護被許可人的私人權益,防止出現新舊許可的中斷。據上分析而言,行政許可的延續從本質而言應當是在符合法定標準后獲得的一個新的行政許可,在視為延續的情況下是不會考慮被許可人現實境況的。從視為延續的法律后果出發分析,其實存在著兩種并不相同的看法。一種認為視為延續的許可期限應當與獲得許可延續的決定期限相同,這種看法是將行政許可的延續看作原行政許可期限的順延,只單純地追求被許可人經營活動的穩定。而第二種看法則認為視為準予延續的期限應當是自被許可人提出申請后直到行政機關最終作出界定為止,這種看法是將視為延續制度視作為防止被許可人許可證失效所提供的一種暫時性的權利保護制度,是對被許可人私人權益的保護。筆者贊同第二種看法,將視為延續的期限截止在行政機關作出延續決定之后,不僅能夠解決被許可人許可證期滿后經營活動的法律性質問題,有利于保護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而且行政機關也能夠有效彌補自己的失職行為,依舊通過審查被許可人現時的狀況,結合法定的條件標準,做出新的行政許可延續的決定,強化許可監管,實現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
三、逾期提交行政許可延續申請問題探析
1.不同逾期許可延續申請的救濟
法律明確規定被許可人提交許可申請應當在原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前30日之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往往出現并不符合期限的行政許可延續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據法律雖然可以以逾期為理由拒不接受延續申請,但不考慮實際被許可人逾期時間的長短,極容易損害被許可人的私人權益,激化社會矛盾。行政機關應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性的對逾期提交的延續申請作妥善處理,尋求公共利益與私人權益的更好平衡。在行政許可到期之前被許可人雖未按照法律規定的30日期限而逾期提出申請,行政機關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保護被許可人的私人權益。在法律法規和社會經濟運行沒有發生大的變動的前提下,相當一部分的逾期申請延續的行政許可,行政機關于原行政許可到期之前即可作出決定,給予被許可人獲得新的行政許可。實現新舊行政許可時間上的無縫銜接,保證被許可人經營活動的持續,有力保護其私有權益。對于另外一部分逾期許可延續申請,行政機關雖然可能不能保證在原有行政許可到期之日前作出決定,但是逾期作出決定耗時也相對較短,出于對被許可人私人權益的保護角度考量,行政機關亦可受理此類逾期申請。在行政機關受理之后于許可到期未作出決定之時,新舊行政許可必然存在時間上的斷層,但應當看到的是在行政機關受理后許可證即便到期行政許可延續程序依舊繼續存在,此時行政機關給予了被許可人在原許可屆滿后可繼續從事原被許可活動的期待利益。但是在實務操作過程中卻顯然存在法律規定的空白,筆者認為在逾期許可延續申請被行政機關受理的情況下,原行政許可到期之時行政機關經過裁量考慮,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維持短期的原被許可人的經營活動,保證許可監管關系的續存,借此規避無證經營的法律風險,有效保護被許可人的私人權益。
2.行政許可延續預告制度構建
逾期延續許可申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在與防患于未然,建立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延續的預告制度。在長期的行政許可監管過程中,行政機關對于被許可人的信息應當說比較熟悉,從便民利民的角度而言,通過建立行政許可延續的預告制度,對于符合行政許可延續標準的被許可人通過行政指導的方式做出善意的提醒,敦促其在有意向之時及時提出行政許可的延續申請,保證被許可人的經營活動連續進行,避免出現逾期申請的情況,積極保護被許可人的私人權益,實踐中有些行政許可機關已經開始通過制定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初步建立了行政許可延續預告制度。行政許可延續預告的落實,也有利于構建服務型政府,實現政府服務大眾的理念也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四、結語
行政許可法在頒布施行之后,行政法學界對于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之后如何延續的問題研究較少,行政許可法立法之初其重點就在于如何規范原行政許可的審批發放問題,對于現實中許可證照到期延續的法律規定簡單且模糊,僅許可法第五十條和第七十條有所涉及。全文從被許可人私益保護的視域出發結合規范本身,探析行政許可延續的整體制度提出意見建議,期冀促進行政許可延續制度整體的科學化,維護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太高。論我國行政許可延續立法之完善[J],法商研究,2009(05)
[2]肖澤晟。論許可證有效期的延續-基于行政許可法第五十條的解釋[J],浙江學刊,2016(03)
[3]肖澤晟。論許可證有效期的延續-基于行政許可法第五十條的解釋[J],浙江學刊,2016(03)
[4]徐曉明。行政許可超期推定延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J],浙江學刊,
2015(03)
[5]王太高。行政許可延續制度研究[C],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中篇服務型政府與行政制度建構
作者簡介;張登(1991--),男,河南信陽人,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2015級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學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