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北京聯合大學2015年校級黨建課題“校園原創文化的‘新常態研究-以北京地區高校為例”成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大學,作為教育的最高階段,是知識的繼承者、創造者和傳播者,更是人類的思想道德、精神文化的根據地和制高點。
一、高校原創文化建設的關鍵
1.強化原創文化工作理念。原創文化建設中所蘊含的原創理念是校園文化的有益體現,其內嵌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各個層面,浸潤滋養全校師生追求原創價值、塑造原創行為準則,彰顯原創精神。
2.豐富原創文化內涵建設。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重在對核心價值的導向。校園的文化傳承創新主要體現在育人活動中,尤其是對青年一代的核心價值引導上。當今時代,社會正發生著重大變革,公眾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日益繁雜多樣。
3.激發原創文化潛在活力。學生社團是高校原創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是最活躍的校園細胞,具有無限的原創潛能和活力。學生以共同意愿和興趣愛好開展原創活動,極富自主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并在此過程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和拓展素質。
4。拓展原創文化產出渠道。優秀原創文化作品重在培育和創作,更重在傳播和發揚。近年來,各高校越來越注重如何增強原創文化作品的有效產出,這是高校原創文化建設的重要命題之一。很多高校探索開拓原創文化產出五大渠道,即校園晚會、原創文化大賽、文化場所、校園文宣品和校園全媒體,不斷為原創文化創作提供沃土,建立起“創作—展示—反饋—創作”良性產出體系,形成鼓勵原創、欣賞原創、贊譽原創的良好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高校原創文化建設的途徑
1.將“欣賞什么”與“創造什么”緊密結合,開創高校原創文化建設新局面。高校原創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作,需要良好的體制機制加以保障。建議建立學校藝術教育委員會來推動高校原創文化建設,委員會成員應由宣傳部、團委、教務處、研究生院等主要負責人構成,構建立體化的保障網絡,從根本上保證全校各部門齊抓共管、通力合作,集全校之力推進高校原創文化建設。特別是要發揮宣傳部在價值引領的顯著作用,并且將原創精神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校各項中心工作。
建議將“欣賞什么”與“創造什么”有機結合,從師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入手,開展調查研究,高度關注當前青年學生的思想困惑和問題癥結,使得高校原創文化作品生動鮮活、溫暖人心、真情實感、富有力量。高校原創文化內容要鼓勵大學生積極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大膽引進、借鑒國外先進文化樣式,突破時間維度、空間維度的束縛,增加對現實生活的希冀與理想以及對未來世界的憧憬和想象,著眼于如何提高高校原創文化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眼于如何表達大學生對于高校原創文化的激情和夢想,著眼于如何升華大學原創精神,不斷探索高校原創文化發展的無限空間,通過各部門的聯合協作、認真策劃、精心組織、創新手段,使高校原創文化建設工作更富系統性、整體性,實現多層次、全過程和全覆蓋,全面提升原創文化育人功能,開創高校原創文化建設新局面。
2.將“立足校園”與“輻射社會”緊密結合,完善高校原創文化傳播。為了更好地發揮高校原創文化對于社會文化創新發展的引領作用,要進一步將“立足校園”與“輻射社會”緊密結合,建議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成立專門的高校原創文化項目執行機構,邀請高校負責人、區縣負責人、文化建設領域專家學者、相關社會組織、社會公眾和大學生代表共同參與,出臺相應政策、制定項目規劃、配套支持資金,逐步改變高校原創文化模仿追崇社會文化的現狀。尤其要大力宣傳動員,匹配校區、社區、園區的多邊需求,形成三區聯動,尋找文化傳播接口,既鼓勵高校挑選現有原創文化精品向社會傳播,又倡導高校根據社區、園區的需求,聯合創作原創文化作品,并在社會各界專業人員的技術指導和支持下,充分利用現有公共文化設施以及全媒體方式,包括電視臺、電臺、專業劇院、展館、互聯網媒體、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自媒體等,打通高校原創文化傳播全通路,向社會公眾進行有效傳播,進一步增進傳播效力,形成高校原創文化品牌,真正踐行示范引領作用。
3.將“探索實踐”與“理論研究”緊密結合,凝鑄高校原創文化發展原動力。縱觀各高校10余年來高校原創文化建設,我們有這樣一種感受,部分高校在高校原創文化建設上,僅停留在組織幾臺晚會、排練幾個節目等一些高校原創文化活動的開展,缺乏理性分析和系統研究,導致原創文化沒有與學校主體工作相結合。
三、小結
總之,文化建設需要引領,尤其是高校原創文化建設,更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將高校原創文化精神緊密與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相結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需要學校層面進行自上而下的關注和設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正確解讀和宣傳,以及在具體工作中的實踐。作為高校原創文化建設一線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思政工作者需要在原創環境的營造、活動的組織,以及對學生原創者的引導等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針對學生特點組織各種校園原創文化活動,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關注學生關注的內容,吸引最多學生的參與和關注,為學生原創能力和活力的釋放搭建平臺。
作者簡介:郭鵬,(1982—),男,漢族,籍貫山東,北京聯合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