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教育教學面臨新的改革和發展,作為初中生物教師,只有積極學習新課程理念,不斷豐富教學策略,調整教學方法,初中生物課堂才會變得高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才會得到明顯提高。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初中生物;高效課堂
初中生物是初中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對生物學科的學習,可以了解人口、食物、環境、能源等全球性問題,了解各種生物現象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所造成的影響,還可以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進行觀察、實驗和探究,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初中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教師若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將有利的教學策略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初中生物學科的學習就會變得有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感受到生物學科的魅力,從而端正學習態度,在學習生物學科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科應用能力,將生物學科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生物現象結合起來,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也為初中生物教學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重視問題導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課堂導入對于啟發學生思考,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師在講授新課時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并且與課程內容有關的話題進行問題導入,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使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學習中。初中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會全神貫注于整堂課的教學,使有限的課堂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課堂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教學能力。我們要針對不同的課程特點,有效進行問題導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效課堂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注重實驗研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生通過進行生物實驗研究,不僅可以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將實踐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實驗研究將抽象的生物學理論知識直觀地展現到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視覺的刺激,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實驗研究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使學生獲得了充足的學習材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生物學科的熱愛,培養學生敏銳的觀 察能力,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幫助。教師必須解放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生物實驗中不斷探索,通過實驗研究獲得學習方法與能力,使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為今后的學科研究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關注教學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改主張關注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能力與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學評價對于課堂教學活動起著良好的導向作用。為適應新課程改革對教學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提升的同時,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了解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提高。對于在生物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當耐心地指導,多給予正面評價,使學生重塑學習信心。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在制定教學評價機制時,教師要考慮到整體學生的水平,使教學評價符合整體學生的發展方向和學習情況,從而使課堂教學評價成為學生學習進步的動力,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必要條件。
生物學科是一門充滿奧妙的課程,教師只有合理運用教學方式與策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使學生通過學習初中生物,了解自然界更多的生命現象,才能幫助學生提高生物學科素養,尊重自然界的生命存在,學生的生物學科能力才能得到真正培養與鍛煉,從而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科態度和學習習慣,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師,我們要認識到學習生物學科的必要性,積極學習新課程教育理念,更新與改變傳統的生物教學方式,科學運用教學方法,將對教學有利的因素融入課堂教學中,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有針對性地展開課堂教學活動,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會.關于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初探[J].考試周刊,2013(79).
[2]宗曉榮.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力爭提高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3(16).
[3]梁燕.參與是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核心[J].新課程學習(上),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