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華
摘 要:籃球教學作為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培養小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提升小學生的運動合作和競爭能力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國現階段的小學籃球教育更加強調“游戲籃球”運動的重要性,要求體育教師在給學生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貫徹體育新課改中的“陽光訓練,游戲教學”的重要指導方針,從“籃球游戲”中不斷激發小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籃球基本能力,并不斷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體育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關鍵詞:小學;籃球教學;游戲元素;注入
《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中這樣寫道:籃球運動作為一種提升小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關鍵性運動,對學生身體機能的發展有很大輔助作用。而在籃球運動中,既需要發揮學生的腦力,又對學生的體力有很高要求,所以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籃球教學中注入趣味性的游戲元素,在保障學生基本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強化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并不斷激發學生的運動思維。在本文中,我通過分析三種游戲元素在籃球運動中的融合,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在籃球游戲中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俗話說:“寓教于娛,培智于樂。”強調的是高效教學的重要前提是在“樂趣”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可見“興趣教學”的重要性。在小學籃球教學中不斷注入游戲元素,可以在游戲中激發小學生的籃球學習熱情,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為了激發學生的籃球運動興趣,教師需要在運動過程中注入趣味游戲的元素。首先,在進行每一次的籃球運動講解中,教師先指導學生進行室內的課程,即“學習籃球理論知識”,在理論講解的過程中給學生播放各種籃球游戲的視頻,使學生感受到籃球游戲運動的魅力,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其次,學生觀賞之后,教師把學生帶到操場上,使每兩個學生為一個小組,指導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傳球和接球”的游戲,給每個小組一分鐘的時間,看看哪個小組傳球和接球的次數最多,他們就是最后的勝利者,教師給予他們相應的獎勵。
二、在籃球游戲中提升學生合作、競爭能力
籃球運動作為一個“群體性”的運動項目,對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注入相應的游戲元素,把學生組織成不同的比賽小組,使學生們在遵守比賽規則的前提下開展趣味性的競爭,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素養。
為了提升小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競爭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籃球競賽活動。首先,教師在籃球運動競賽開展之前,先對全班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進行一個測試,按照學生運動水平的高低,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組合,分成四個比賽小組。在競賽過程中,把四個小組的成員分在兩個場地中,使各個兩組進行比賽,使學生明白“游戲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并給學生制定出合理的比賽規則和動作標準,使學生在快樂游戲和遵守規則的雙重原則下進行比賽。一輪比賽結束之后使兩個獲勝的小組再進行決賽,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為團隊而努力的競爭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運動綜合素質。其次,教師指導學生在進行籃球競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運動創新能力,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掌握“隨機應變”的技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在籃球游戲中使學生高效掌握籃球技能
籃球的標準動作和基本技能是籃球運動中的精髓和核心,如果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化的訓練,學生往往參與性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籃球基本動作的訓練”游戲化,從而在激發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
為了在枯燥的籃球動作訓練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使訓練內容增加更多的趣味元素,從而使學生掌握高效的籃球技能。首先,由于籃球訓練中的基本動作主要包括“運球、投籃、傳接球、上籃、轉身、跳躍、移動、進攻”等,專業性都比較強。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趣味運球游戲、投籃游戲、趣味傳接球游戲”等,從而鍛煉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能;其次,在“趣味投籃游戲”中,教師先給學生示范“正確投籃”的基本動作,使學生進行學習和了解。之后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帶到不同高度的籃板下面進行“投籃游戲”,使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進行投籃,并通過變換不同的位置和角度進行趣味練習,從而在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投籃技能;在其他的“運球、傳接球”訓練中,教師仍然指導學生進行一些接力游戲或者趣味游戲,從而真正使學生在籃球游戲中有所收獲和進步。
在現階段的小學籃球運動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堂教學和訓練中注入游戲元素,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能力,規范學生的籃球技能,從而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高效學習籃球運動技能。
參考文獻:
[1]王林.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6(33).
[2]安源.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