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成賢
摘 要: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形勢下,人們必須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保證不被社會所淘汰,才能讓別人信服自己的觀點。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成為眾多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能力
一、教師要轉變思想,發揮主導作用
語文教學本來就應該是一門“多說”的課程,但是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很多教師習慣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他們習慣了教師說、學生記筆記的教學模式,很少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言,這種模式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來講是一種限制,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思想,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多發言、多鍛煉,這樣學生的口語表達、交際能力才能有所提升。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不要直接把閱讀的主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直接總結給學生,而是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探究總結,然后再描述,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開發學生的思維,同時學生自己對閱讀進行描述、總結的過程也能提升其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摒棄填鴨式教學的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切實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引導學生多朗讀、閱讀,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中很多閱讀都是教育工作者精挑細選過的,很多閱讀內容無論是語言的運用上還是文化底蘊上都有著獨特的特點,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多朗讀、閱讀,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舉例而言,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次閱讀,文章中很多處用到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而且用語很優美,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多感受作者的用詞手法,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參考并運用到自己的日常口語表達、交際中,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小學生交際能力
很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不到提升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多說,他們缺少口語表達的動力。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對教師有一種“敬畏”心理,他們不敢在教師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避免這個情況,例如,在進行一些古詩詞、簡單的文言文教學時,學生由于對古文不理解在教師提問時都不敢主動發言,這種形式不僅使課堂氛圍沉悶,也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一起對知識進行探討、研究,讓學生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同齡人之間溝通起來肯定比師生溝通更順暢一些,這種形式也能吸引學生發言的興趣,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采取合作教學的模式。
四、巧妙借助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
“激發學生興趣,燃起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是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和學生口語交際、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創建教學情境就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舉例而言,在教學《四季的腳步》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一些有關四季不同景象的圖片讓學生觀看,這種教學的形式比單純地讓學生閱讀課文要更有趣,等學生觀看完圖片之后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進行引導“大家看了這些圖片有什么感受呢?你們知道四季變化的特點嗎?誰能描述一下春夏秋冬各自的樣子呢?”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情境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引導學生發言,進而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狐貍與烏鴉》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講完之后你們一定要說一下自己的體會好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比較喜歡聽故事,這種形式更能吸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首先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的教學并重,它對語文的教學有著重要影響,同時做好口語交際教學也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其次,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的發展也有好處,學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需要與別人進行溝通,而溝通中要想讓別人信服自己的觀點就一定要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今天我們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做了一下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小學語文教師有所幫助,相信只要教師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切實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就一定能夠使得教學越來越有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黎候華.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2(3):291.
[2]王國一.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2):67.